小子準備得怎麼樣了,不要到中午人來吃飯的時候才手忙腳亂,可要把他老臉丟光了。
看到老伯公走了,宋文微微鬆了口氣,都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但聽老人言,貌似也很吃虧。
老人走後,他和宋虎繼續跑著茶。片刻後,小君走過來說他叔來了。
宋文聽得直皺眉,這黃國樑一向是無事不登三寶殿,來這裡肯定沒好事,要不是叫他去看樹就是幫他治樹。不由皺了皺眉頭,不過看在小君的面上,他也沒說什麼,就走了過去。來到大廳,卻發現不只是黃國樑一人,還有曾信用、林舝和一個穿著長袍的老人。
看到林舝,宋文不覺奇怪,自從在島上一別後,兩人就沒有交集,怎麼他也來了,要知道他和他可是兩個不同世界的人,用通俗一點的話說他們就屬於兩條永遠不會相交的平行線。
“你這小子,開店也不說一聲,是不是怕我來吃白食。”黃國樑看到宋文,就大聲質問道。
旁邊曾信用也說道:“是呀!開店也不通知一下,早知道我也過來慶賀慶賀,要不是黃國樑跟我說,我還被矇在鼓裡呢?”
“我是覺得開店也不是什麼大事,用不著興師動眾的,所以誰也沒通知。”宋文不好意思的說道。他還真是這樣想的,他覺得開店通知別人來,未免有撈錢的嫌疑,以後再見面都感覺不好意思,因此他誰也沒通知。宋虎又傻里傻氣的,所以他們開店,基本上就只請他們堡內的人。
說著,宋文又對林舝問道:“林老闆怎麼會來這裡?”
林舝笑著說道:“聽信用說你開店,就想過來品嚐一下你店裡的美味佳餚,不知道你歡迎不歡迎。”
“當然歡迎了。”說著,宋文就將幾人請到樓上雅座。
樓上雅座可以看到不遠處的宋家堡和老街上的街景,景色不錯。
來到雅座坐下,宋文看到都是熟人,也沒用店內幾十塊錢的茶葉糊弄人,而是取了一些自己剩下不多的仙兒茶泡了起來。茶葉如仙女般在玻璃茶盞中翩翩起舞,妖嬈多姿,美不勝收,看得人如痴如醉。掀開茶盞,淡淡竹香飄傳,讓人生出一種澹泊靜雅的情懷。
第二百九十五章九堡十八樓(二)
“好茶啊!”穿著青衣長袍的白鬍子老人喝著茶感慨的說道。
茶入口中,一股竹香縈繞,竹韻悠悠,讓人頓生出塵之意,真是不可多得的好茶。
“這位是趙家堡的族長,趙家堡你應該知道吧!”林舝對宋文介紹著老人。
宋文聽了,連連點頭,表示知道。
明清時期東南沿海倭寇橫行,官府無所作為,以至於倭寇猖狂。民間百姓無奈,只得聯合自保,其中以九堡十八樓最為突出。因為他們不僅自保,還率著九堡十八樓的兒郎追殺侵入九堡十八樓範圍的倭寇。在抗日戰爭時期,土匪日寇肆虐,劫掠南州,地方官府無能,任其燒殺搶掠,弄得人心惶惶。當時九堡十八樓為民請命而出,與敵浴血奮戰,殊死拼殺,造下了九堡十八樓的赫赫威名。
而趙家堡就是九堡之一,離宋家堡有一段距離,以前宋文曾經去玩過。
趙家堡其實是皇族後裔,乃是南宋末年皇族閩衝郡王趙若和(宋太祖趙匡胤之弟趙匡美的第10世孫)流亡避難所傳。
史料記載,南宋祥興二年(1279年),宋亡。趙若和為逃避元兵追拿,改姓為黃,在南州擇地建樓,終世隱居。
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御史朱鑑處理趙若和孫子黃明官同姓通婚案,查閱族譜後,奏報朝廷,恢復趙姓。明隆慶五年(1571年),趙若和第10世孫趙範任浙東按察司兵備道副使,衣錦還鄉後於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重新擴建趙家堡。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趙範之子趙公瑞,考察開封、杭州宋代兩京建築佈局,擴建外城,增加不少仿宋建築和懷宋題刻。
原本的趙家堡是居家課子的所在,如今已經和宋家堡一樣成了旅遊景點,幾百年的風風雨雨,最終敵不過歲月的侵蝕。
長袍老看著宋文說道:“你應該是威遠兄的孫子吧!看樣子有點像。記得一九四五年的時候,有一支日寇從港尾登陸,直穿龍溪欲往汕頭一帶而去。這支日寇沿路燒殺搶奪,奸。yin擄掠,異常瘋狂。我九堡十八樓得知訊息後,立即率領兒郎伏擊於鳥母林邊上,以付出五十八條人命的代價,將那支日寇全部殺光,並用人頭在那邊築了一道京觀以鎮宵小。解放前那座京觀還在,只可惜在文。化大革。命的時候被毀了。
當時我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