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 :胡書記救我
“化危為機?”胡玉才愣了一下,還是有些沒有反應過來。
“其實,從這個案子引起了民憤開始,這兩個人,就已經是死人了,早早晚晚,都會落網宣判。不過,如果提前死了,就算真的牽涉到了你,也死無對證了,不是麼?”吳德民望著他搖了搖頭,暗道難怪胡玉才起步很早,但一直升遷得很慢,他的小聰明或許不少,但他真正的智商卻著實不著地。
沒辦法,他也只能一點點地教了。
“呃,倒是這麼個道理,可是,您這麼說,不還是想讓他們死嗎?”胡玉才有些發懵地道。繞來繞去,這不又繞回來了嗎?
“他們可以死,不過應該讓他們主動去死,而不是被動地去死。”吳德民冷冷地道,這個老胡,腦子倒真是不轉彎兒啊,自己這麼點他他還不明白。
“吳市長,您是說”胡玉才眼前亮了起來。
“你明白就好。另外,死之前,也可以讓他們做些有意義的事情。我的意思,你應該明白了吧?”吳德民微微一笑道。
“明白了,市長,您放心,我肯定把這件事情辦得妥妥的,不出半點毗漏。”胡玉才嘿嘿一笑,完全明白了吳德民的意思。
“嗯,另外,這些日子你也收斂一點兒吧,人在官場,低調一些不是什麼壞事。適當的時間,我會將你調離北城區,調到市裡的司法局來做個一把手吧,你年紀也大了,快五十歲了,就別在基層了,回市裡養老吧。”吳德民呵呵一笑道。
“好好好,那就有勞吳市長了。”胡玉才趕緊千恩萬謝,就差叩首謝主龍恩了。事實上,他在基層任政法委書記這麼多年,早已經撈足摟夠了,屁股底下熱得發燙,如果再不走的話,真容易出事兒陷在這裡面。現在能調回市裡,還能任個正處級單位的一把手,那當然是再好不過了。
由此,心底下倒也是一個勁兒地感嘆,還是朝裡有人好做官哪。
“嗯,你去忙吧,抓緊把這件事情落實好,不要讓人查出什麼蛛絲螞跡來。”吳德民點了點頭道。對於胡玉才的落實能力,吳德民還是有些信心的。
“沒問題,市長。對了,我知道您喜歡寫字,上些日子出門,給您帶了一塊端硯回來,您瞅瞅。”吳德民從隨身的包裡帶出了一塊硯臺。
整個硯臺比巴掌大不了多少,小巧玲瓏,通體淡青,仿若一塊青玉也似,上面刻著奇峰險山,硯首是一尊扭身怒嘯的猛虎,獠牙大口,神態威猛逼真,彷彿隨時都會撲面而來。
“端硯,四大名硯之首啊。材料取於廣東肇慶高要縣東南端溪之爛河山,因其體重而輕,質剛而柔,摸之寂寞無纖響,按之如小兒肌膚,溫軟嫩而不滑,且有不損毫、宜發墨的特點。自唐代問世以來,便頗受人學士青睞。加上紋理綺麗,各具名目,加工技藝亦愈紛繁,地位越來越高,以致升到我國石硯之首,長盛不衰。難得你倒是有心,知道我喜歡這東西。唔,我觀這塊硯臺的品相,恐怕是出自大師之手吧?這恐怕要不少錢的。”吳德民接過了那方硯臺,在手中細細把玩兒,讚賞不已。
“錢不錢的都是小事情,只要吳市長喜歡就成了。”胡玉才嘿嘿一笑,心底下卻是一抽抽,媽的,這塊硯臺可是他從一家拍賣行裡花了四百多萬拍下來的,是華夏國家級制硯藝術大師張國河的作品,全華夏只此一件,要說不肉痛那可是假的。不過,為了能保住自己的官位子,為了自己的前程,他還是心甘情願地把這塊硯臺送給吳德民了。
吳德民倒是不知道這是制硯大師張國河的作品,再說普通的一塊硯臺十萬八萬的也就是了,倒還入不得他的法眼。只不過,他倒是特別喜歡寫毛筆字,也特別喜歡端硯,所以,倒也笑吟吟地收下了。
“嗯,你去吧,把事情辦得穩妥一些,別再出什麼差錯了。市裡呢,我會給你活動一下,你就把心放在肚子裡吧。”吳德民這也算是給胡玉才吃了顆定心丸,打了保票了。
“那就有勞吳市長了。”胡玉才幾乎是躬著身子退出門去的。
出了門,上了車子,拐出了小區停在不遠的路上,胡玉才臉上的神色陰沉了下來。叼起了一枝煙點燃,隨後拿出了一個平時總也不用的手機——手機裡裝著的是一個不需要身份證隨便就可以在街上買的卡,而後撥了幾個號碼,打了過去。
不多時,電話接通了,裡面傳來了一個沙啞的嗓音,“誰?”聲音裡透著疲憊,透著警惕,也透著一絲絕望和悲觀。
“我,胡玉才。”胡玉才警惕地向四周看了看,隨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