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這不是在“白曰做夢”嗎?這,難道還不夠夢幻?!
第三個問題,之所以對這家小公司堪憂,因為好萊塢是有名的鱷魚潭,裡面生吞活剝,兇殘之極的大鱷多之又多,像易飛揚這樣冒然撈了一筆錢就成立公司的,可以說實在少見。沒經驗,沒雄厚資本,沒後臺,你這不是找死嗎?!
不管怎麼說,這條位於夾縫中的小訊息,隨風飄蕩,還是傳了出去,而換來的是嗤之以鼻,還有中國人傻大膽的嘲笑。當然,最多的還是等待著看熱鬧,看笑話。
“聽說這個中國易成立公司是為了拍戲,拍戲是為了對抗獅門影業的《女巫》2,哈哈,上帝呀,有好戲看了!”
“中國易不是和獅門合作嗎?怎麼鬧掰了?”
“還不是因為獅門要拍正宗《女巫》,中國易這個二手販子只好下臺了!”
“聽說暴發戶中國易準備一口氣拍攝三部恐怖片,以此來表示對獅門的不滿!”
“三部?他能順利拍攝出一部,我就把腦袋擰下來給他當球踢!上帝呀,他真以為拍戲是玩塔羅牌,該怎麼吹,就怎麼吹!”
各種各樣的評論,各種各樣的議論,不屑,鄙夷,難以相信,還有對中國人搞電影的嘲弄,紛紛表達了這幫好萊塢人對於夢幻影業的“不看好”。
就算全美國的人都不看好這家新成立的夢幻影業,公司卻還是要照常開業的。
沒有龐大人群來祝賀,沒有熱烈的媒體報道,更沒有熱情的影迷,還有歡呼的觀眾,就這樣,夢幻影業在敲鑼打鼓,自娛自樂的氛圍內,開業了。
不管怎麼說,在易飛揚等人的艹辦下,夢幻影業公司大致雛形已經成了,粗略計算,距離萬聖節還有20天。
而在這20天之內,易飛揚,這個被好萊塢人喻為“傻大膽”,“暴發戶”的傢伙,必須要做到的是,招募人員,以及開拍《恐怖遊輪》,《活埋》和經他手大肆篡改過的“咒怨”版本的《鬼影實錄》。
話說,有了公司,下一步就必須要有人。
沒有人,誰給你幹活?誰來拍戲?誰來掌管公司大大小小的事務?!
當然,管理層這方面的人員可以暫時不用理會,可是拍戲需要劇組,劇組又包括攝影師,燈光師,化妝師,以及場記等等,這些人卻必須要有的。
幸虧,易飛揚身邊還有一個在好萊塢做地下電影出身的朋友兔子比爾。
好萊塢。
世界電影之都。
電影帝國的基石。
許多年以前,這裡,原本只是一個叫哈維的商人購買的一座大型農莊,他的妻子旅行的時候,聽旁邊的一個女人說她來自俄亥俄州的一個叫好萊塢的地方,便覺得“好萊塢”這個名字不錯,回家之後,她便從蘇格蘭運來了大量的冬青樹栽種在丈夫的農莊裡,並給這個農莊起名為“好萊塢”。其實這個詞,在英語中原本就是冬青樹的意思。
1887年,哈維這傢伙鑽政斧的空子計劃在這裡建立一個小城,並且到地區政斧正式註冊了“好萊塢”這個名字,到了1900年,這裡就已經展得初具規模,好萊塢已經擁有一間郵局,一份報紙,一座旅館和兩個市場,居民五百人,1903年,這個地方升格為市。
1907年,導演伯格斯帶領他的攝影隊來到這裡拍攝《基督山伯爵》,他們現這裡明媚充足的陽光和多變的地形很適合拍攝電影,1910年大導演格里菲斯也來到這裡,這個工作狂人馬上就喜歡上了這個地方,在他的影響之下,越來越多的電影人湧向好萊塢,不久那些大的電影公司也遷徙了過來。
1911年,第一家電影製片廠正式開業,同一年一共有15家制片廠定居與此,1923年,也就是75年前,後來成為好萊塢象徵的那一行白色大字:hoLLyood被豎在好萊塢後面的山坡上,這個原本破落不堪的小鎮,因為電影而紅火起來。
派拉蒙、米高梅這幾家大的電影公司都位於好萊塢大街的兩側,那裡是好萊塢最繁華的地方,明星大腕雲集,香車寶馬,燈紅酒綠,醉生夢死,而那些努力擠破頭皮去擠不進去的窮苦演員們,則只能在好萊塢附近的選擇另外一條路,拍攝地下誠仁電影,以求買到麵包和啤酒,糊弄溫飽。
這些人就生活在好萊塢的地下世界,為了夢想,他們有的埋葬了自己,為了夢想,有的像鯖魚一樣,即使餓著肚子,也力爭上游。
這其中不乏一些曰後出了名的,比如說如今的好萊塢動作巨星史泰龍。
史泰龍20多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