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沒有,親愛的先生,就因為我是黑人。”
易飛揚一時間還沒明白過來,旁邊兔子比爾小聲說,“好萊塢對黑人演員還是存在歧視的。”
易飛揚一愣,印象中可不是這樣,好像很多好萊塢大片裡面都有黑人演員助陣。
“選了她吧,對我們只有好處沒有壞處。”比爾建議道。
易飛揚沒時間去考慮為什麼,簡單地詢問了一些必要的問題後,易飛揚很慎重地在表格上打了勾勾。
黑人女孩被錄用了。
時間過得很快。
大約一個上午的忙碌,易飛揚從排成長龍的男女演員中,只挑選了兩三個較為合適的,其餘全被當場PASS掉。
休息時間,易飛揚正在整理手中的面試資料,兔子比爾拿一杯咖啡過來,遞給他說:“來一杯吧,提提神。”
易飛揚笑笑,突然問:“你為什麼建議我挑選那個黑人女孩?”
比爾笑笑,“難道你還不明白好萊塢嗎?用你們中國人的那句話怎麼說來著,既想做婊子,又想立牌坊對,就是這個意思。好萊塢看起來外表光鮮,機遇對等,可是白人明星和黑人明星的待遇和差距,卻比瑪麗蓮-夢露臉蛋子上的黑點還要明顯!”
“是的,夥計。好萊塢就是這樣,黑人演員很難出頭,除非他們親吻了幸運女神的腳趾,要麼想成為下一個艾迪-墨菲,丹澤爾-華盛頓,或者威爾-史密斯,比去火星探險還要難!”
緊接著,兔子比爾就非常詳細地對易飛揚說了好萊塢這邊的一些關於黑人演員的歷史。
由於身份問題,早期美國電影中的有色人種,大多在影片中擔當反角。20世紀30年代,黑人角色開始擺脫單一的反面臉譜,出現了一些忠僕角色。20世紀60年代,隨著美國民權運動的興起,反映社會題材的電影逐漸增多。種族問題作為美國社會的痼疾,也開始被電影人注意到,並一再被搬上銀幕。
1980年,羅納德·威·里根以絕對優勢擊敗卡特,當選美國總統。這位總統曾當過二十八年的演員,或許是他帶來的好運使好萊塢進入了比上世紀30年代還要輝煌的繁榮期。這一時期,是好萊塢英雄大片橫行的時期,使得諸如哈里森·福特、布魯斯·威利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