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其逐漸疲軟的經營狀況,因此經營方決定賣盤。可是到目前為止,卻依舊沒有人願意接手這家公司,使得它繼續虧損下去。
至於為什麼沒有人願意接手AMC呢?這家電視臺產業結構非常的健康,從各方面來看都不算命很差,易飛揚對這家電視臺越發感興趣了,於是仔細研究了一下它的資料研究完之後才終於恍然大悟
沒有人敢接手AMC的其根本原因在於,AMC擁有一個龐大500人的電視製作部門,而且其中的員工都是簽訂的3年以上長約,也就是說,不管誰接手這個電視臺,都要負擔這500人的員工龐大酬勞費用
為什麼不解僱他們?易飛揚心裡一陣疑問,但是很快就自嘲地搖頭笑了起來,他又把這裡當中國了。
其實別說收購者了,易飛揚相信就連他們的東家彩虹傳媒集團都很恨不得解散這個拖油瓶電視臺,但是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在美國影視的產業中,各個工會都是無比的強大,如果你敢違反合約解僱或者降低員工的薪水,工會就敢跟你鬧。
要知道,編劇工會,導演工會萬一要是罷工,對於怎個產業的負面影響都是極為巨大的,所以誰都不敢做出違約的事,所以彩虹集團到現在都只能是硬著頭皮頂著希望有哪個傻子能上鉤,幫他接手這爛攤子。
可這對易飛揚卻正是個大好訊息,要經營一家電視臺,他實在太需要電視人才了,要知道,美劇可跟國產劇不一樣,是周播劇模式,一流品質的劇集中,鏡頭的運用幾乎是電影的拍攝等級,拍攝強度極大,通常一部電視劇需要A,**,C三個劇組同時拍攝。
他易飛揚再能幹,也不可能**同時拍幾部劇集吧,所以需要一大批水準及格的電視製作人才,起碼要能同時來把電視臺一個星期播發的6集電視劇,都運轉起來,這個500人的龐大團隊對別人來說是負擔,對他來說卻正好需要的。
現在唯一的問題是,這家電視臺到底有沒有救?如果早已病入膏肓,那麼自己收購了它,無疑也會被拖後腿,如果還能挽救,那麼對於未來的自己才有用處。
於是易飛揚就開始更加詳細地看這家電視臺的資料,其中包括這家公司的未來戰略發展。
不看還倒罷了,一看,易飛揚就覺得這家電視臺的戰略很有“想法”,並且是那種很棒的“金點子”,比如說其中有一份很不錯的拍攝提議,將美國六十年代廣告人的故事製作成故事專輯,拍成電視劇
這個構思直接讓易飛揚打了一個寒顫,姥姥的,這不是未來的那部橫掃艾美獎的《廣告狂人》嗎?!記得不錯,該劇可謂是一部具有“革命姓”意義的電視作品,不僅受到業界好評和獲得火熱收視,而且在2008年的艾美獎上獲得了最佳劇情類劇集,打破了以往無線電視網和付費臺在艾美獎上統治。
而這點還不是主要的,最厲害的是這家電視臺未來製作出了美國有史以來第一部正宗喪屍電視劇…《行屍走肉》!
這部戲可就更牛了,不僅在許多獎項中入圍得獎。在美國的收視率上更是屢破紀錄,超越了許多有線電視系列劇的紀錄。有詩云:“百態蒼生紛擾祟,屍行大地人心脆,十年鑄就一神作,道遍天下功與罪”。可以說這部戲自面世以來始終橫掃有線收視,乃當之無愧的王者!
腦袋徹底亮了起來,易飛揚也不由嘴角露出微笑,看了看AMC的收購價,由於負債近一億美金,所以這家電視臺的市值並不高,只在六七千萬左右合計起來頂多2億左右。按照夢幻娛樂的現金流計算,收購這家公司綽綽有餘,沒想到他的運氣倒真是運氣不錯,竟然讓自己撿了個便宜,竟然會趕在其他公司前面收歸這樣一個人才濟濟的電視臺。
易飛揚輕輕地用滑鼠在這家公司的名字上劃上了黃線,按下儲存鍵,決定了這就是他收購目標,看著電腦螢幕上AMC的標誌,易飛揚詭異地笑了。
好萊塢聖誕檔即將結束,易飛揚和斯皮爾伯格的票房大戰也接近了尾聲,就像之前預測的那樣,易飛揚在票房上面並未戰勝斯皮爾伯格,老傢伙老當益壯,一部《人工智慧》捲走了7。37億美金,破了他自己的歷史記錄,而易飛揚的《百萬富翁》全球總票房達到了6。88億美金,尤其在北美黑人聚集地,如洛杉磯,芝加哥,還有費城等地,票房收入奇高,在海外市場上,印度成了主要票倉,票房高達1。87億美金,而這部戲也成了第一部破了印度歷史記錄的“引進片”。說來可笑,這部戲本來是在印度拍攝的,卻只能稱之為好萊塢製作。正因為如此,讓很多印度人不斷地唏噓,易飛揚咋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