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島國質問華夏,憑什麼要在島國海域公然演習?憑什麼將炮彈發射到陸地上?
種種質問,讓華夏立即作出回應:其一,在島國海域演習,是島國首相宮本同意的,有錄音和錄影為證。其二,都說了是新兵演習,有幾枚炮彈打的不準,也是在情理之中。要知道,經過那麼多天的演習,這群新兵的精神當然是高度緊張。
而面臨最後一天的演習,讓所有新兵的精神都鬆弛下來,如此一來炮彈發射的不準也不無道理?
華夏方面一邊解釋原因,一邊對島國表示同情,而且表達了深深的哀悼之情。另外,還緊急商討賠償事宜。最後,堅決表示,華夏下次到島國演習的時候,絕對不會出現這種技術上的失誤,請島國人民可以放心。
宮本聽到華夏方所表示的內容,頓時嚇的魂飛魄散。泥煤,還演習?再演習,恐怕整座島嶼都沉了吧?
要知道,華夏連續十天的為期演習,已經讓島國的水位下降了。雖然只是一點點,但是如果長期演習下去,那整個島國只有沉下去了。
有了這層顧慮,宮本亟不可待的表示理解炮彈失誤的原因,並且聲稱只要華夏以後不在島國海域演習,什麼事兒都好商量。可以不追究華夏的責任。也可以承認某島是華夏的領土,而且積極修改島國的教科書,將島國二戰期間在華夏犯下的罪行全部載入史冊。
一系列的動作,頓時讓華夏全國人民沸騰起來。許多市民直髮組織起來跑到街上游行,表示對國家的熱愛和支援。
就連柳乘風,整天也是眉開眼笑的。一號首長更別提了。逢人就露出親切的笑臉,看誰都會拍肩膀上前問候一番。
公元2004年6月3號星期四。
這一天,華夏航母群從島國出發,穿越太平洋,準備去那些積怨已久的國家,展開軍事演習。不過,有了上次炮彈失誤一事兒,那些國家沒等華夏航母群靠近,就紛紛道歉並強烈要求本國歸還子午須有的國土。
總之。就是變相的各地賠償,讓華夏根本找不到藉口搞軍事演習。好在華夏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講究的是以和為貴。既然人家這麼識相,也不能逼得太急是不?
所以,華夏只是繞著各大海域轉圈,最後穿過太平洋到達米國海域附近。
米國眼見事情不可為,本想對華夏妥協的。但是,由於華夏的航母群只是在島國補充了一次資源。而近兩個多月裡,貌似一次都沒補充。所以米國料定華夏的航母群此時只是虛有其表,根本不堪一戰。
於是,在召開一次軍事緊急會議後,便出動了上千架戰機,數十艘航母,擺開陣型公然在海域上攔截華夏航母群。
米國就是想用事實證明。你華夏雖然強大,但是咱們米國誓死不屈。你要是敢攻擊,我就敢反擊。
華夏其中一艘航母的會議桌裡,坐了數十名穿著軍裝的男子。一號首長坐在首位,柳乘風則坐在下首。
“各位。想必大家已經知道了,米國正擺開陣型與我軍對峙。我想聽聽大家的意見,究竟是打還是不打?”其實,能坐在這裡的人,已經知道了一號首長心中的答案。
很明顯,這仗必須打。如果灰溜溜的退回去,華夏的威嚴何在?華夏的面子何在?
所以,無論如何,要主動出擊。而首長正兒八經的召開軍事會議,只不過求的是心安。畢竟,米國不同於其他國家。雖然痛恨米國的國家不在少數,但與之較好的國家也不少。
再加上,米**事力量本就強盛,又是本土防守,有著先天的優勢。如果這仗真打起來了,牽涉的不是一兩個國家,很有可能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再加上對米國、華夏窺覷的牆頭草也有不少。
一旦雙方大戰起來,必定有許多屑小之輩會渾水摸魚。
“首長,我覺得這仗必須打,而且要打出我國的威風”
“是啊首長,我們必須給予敵人迎頭痛擊,否則我華夏大國顏面何存?”
“嗯,要狠狠的打,還要將米國打痛”
一些將官紛紛說道,所有人都主站強硬的方式。至於後退、回國的,根本就沒有。華夏當即大悅,拍著桌子大聲道:“好,那我就聽從諸位的,打,狠狠的打”
上午,軍官們在一起制定作戰計劃。而米國戰鬥機及航母,只是遠遠監視著,因為他們根本不敢靠近。
下午兩點鐘,戰鬥準時打響。
華夏的近五千架戰鬥機,忽然緊急升空,飛向對面的航母。與此同時,萬炮齊發的場面再次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