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1部分

樣子,你的下半輩子可怎麼過啊?”

“那是,那是。

”劉父情緒逐漸平靜下來,良久,嘆了口氣,說:“二流,你知道我這輩子很少開口求人。我求你一件事,你一定要答應我。”

“什麼事?”二流問道。

劉越金擦了擦臉,平靜了一下心情,求了一件讓二流有點為難的事。(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m,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

首發

正文 第151章 栽種楊梅樹

更新時間:2009…11…13 13:35:07 本章字數:4784

父道:“如果我兒子在牢裡面改好了,你人路多關係以做做工作,讓他提前放出來。那牢裡的苦我是知道的,不容易熬啊。”

這件事還真有點為難,二流想了想,說:“如果真有那麼一天,我估計監獄也該給他減刑,到時候,我再想想辦法,應該可以辦到吧。”

劉父見二流答應了,才收拾起眼淚,走出門,把放在門外的背兜拿進來,提出背兜裡的雞蛋,說:“這是你叔娘讓我給你背來的,兒子進去了,如今就剩下我們兩口子相依為命,還要主任多照顧照顧我們老兩口。”

二流伸手一擋,說:“叔,雞蛋我就不收了,照顧你們是應當的。”

劉父硬要把雞蛋塞給二流,二流沒辦法,只得收下。劉父才問了兩句病情,心滿意足地走了。

出了院,二流坐車回到阿南鎮,看到熟悉的小鎮、熟悉的人們,二流從內心深處升起一種愉悅感。回到高原村,聽到鄉親們一聲聲問候,二流很感動,他真切地感受到,只要你認真地呵護著鄉親們,鄉親們也會用他們的實際行動來回報你,這就是鄉情的可貴。

在家休養了一段日子,二流的手已經好得差不多了,活動起來各項功能一點也不受影響。

四月的一天,陳雨鋒找上門來。高原村在未來幾年肯定是鎮上數一數二的明星村,鎮上把駐村的幹部調整為了陳雨峰,這裡面有吳倩努力的影子。

陳雨峰到了二流家裡,一臉的為難,說:“二流,鎮長要求我們村在今年之內發展五百畝楊梅樹,相當於每家要發展三到四畝,還把這件事作為了政治任務,必須在六月份前落實下去。我想來想去,我是沒有這個能力,只有找你落實了。種苗的事情不用擔心,都是鎮上出錢找縣農業局落實的,全部免費發給村民。你看有沒有什麼好辦法?”

五百畝楊梅樹,這任務壓力還真是大!如果種下去,非得把家家戶戶的青岡林全部換成楊梅樹不可,或許,還可能佔用一些良田。佔青岡林還好說,現在沼氣池建設正在加快進行,村民們的生活方式也在不斷改變,不再是靠過去的揀柴作為燃料了,青岡林可有可無,倒不如發展一批楊梅樹這樣地經濟作物,還來得划算些。但是,如果佔用良田的話,村民們願不願意?那就不好說了。

但是。二流轉念一想。如果真把這件事做成了。到時候高原村家家戶戶都種楊梅樹。釀成楊梅酒。市場潛力巨大。倒又是一個賺錢地生意。再說。這對旅遊業發展也有好處。等楊梅掛果地時候。搞一個楊梅節。肯定能吸引不少人氣。

“幹肯定要幹。”二流答道:“但是。幹起來難度可不小。需要一步一步慢慢來。你先搞把種苗搞來。我們通知村民來領取。”

陳雨峰得了準信。高高興興地下山去組織種苗去了。

二流看著自家地青岡林。想道。這種楊梅樹。還是從自己做起吧。把這片青岡林開出來。種上楊梅樹。楊梅樹下間隔地地方還可以種紅薯。

這個主意不錯!說幹就幹。二流拿起鋤頭開始挖起家後面地青岡林來。他地手還沒有恢復。挖起來極其地費勁。挖上半個小時要休息十分鐘。然後又繼續挖。

他爺看見了。走過來問:“國慶。你傷還沒好。這青岡林挖來有什麼用?”

“爺。”二流摸了把汗水,揉了揉發痛的肩膀,說:“現在我們不燒柴了,這青岡林等於是白養。我把青岡林開出來,種上楊梅樹,我們家就又有了一個收入來源。在樹下還可以種上紅薯,這又是一筆經濟收入。再說,這也是鎮上地要求,我們高原村要發展五百畝楊梅林,我先做一個示範出來,大家就有積極性了。”

“你啊。”二流他爺嘆了口氣,說:“那我回去拿鋤頭幫你挖吧。”

二流他爺轉身回家扛鋤頭,走了兩步,又好像想起了什麼,問道:“剛才,你說要發展五百畝楊梅林?我們村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