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爵位順序,當然是宋國是公爵在先,齊侯次之,楚成王雖然稱王,但是不過是僭號,所以在最後,這是宋襄公的排序。等到了會盟那一天,宋襄公非常自然的站到了老大的位置,先執牛耳,可是楚成王心裡非常不痛快。
什麼意思?
打人不打臉,揭人不揭短。
你宋襄公不就是意思我們楚王的王號是僭號嗎?就是僭號怎麼的了,連周天子都沒奈何,要你們宋國強出頭!
宋襄公在會盟中先拱手言道,我們宋國呢,多虧了祖宗給力,在周室被封為公爵。我準備修會盟之政,秋天八月的時候在鄙邑會盟。但是唯恐我們宋國人微言輕,所以想借重二位國君,倡議此事。寡人願與二位結為兄弟之好。
這當然是客氣話,面子話,意思就是我準備召集會盟了,你倆一起參加,咱們結為兄弟,把這事兒辦一下,咋樣?
齊孝公和楚文王也是照方抓藥,也客氣的推辭一番。
過後宋襄公說那既然大家都不嫌棄我,咱們就此簽名吧!但是他這次送檔案簽名,又先給了楚成王。這下子齊孝公心裡好不鬱悶。
楚成王結果檔案仔細一看,暗笑道,“這事兒您自己也能辦了,何必找我們呢?”
第二十一章 為他人作嫁衣裳
宋襄公舉行鹿上之會,原是為了給將來召集諸侯打個底子,免得自己召集諸侯的時候,不來的不來,來晚的來晚。
可見宋襄公之勉強,召集不到諸侯,還得先開小會,拉攏人心,特別是藉助齊國和楚國的威望。而齊桓公第一次聚會來者甚少,雖然生氣,但是依舊聽從了管仲的說法,不治罪於諸侯,用行動征服諸侯。所以齊桓公的霸主,實至名歸。而宋襄公此舉,不過是沽名釣譽。
宋襄公在會盟開始,由於排序問題,已經一舉成功得罪了楚成王和齊孝公,還茫然不知呢,所以楚成王問他為何非要自己署名,宋襄公也就實話實說。
楚成王一聽,原來是讓我們當托兒來了,當下推辭說,那也得齊孝公先署名,齊國那威望多高呢!齊孝公卻堅持說,齊國對於楚國而言,那也是宇下之國,還得楚成王先署名,比較恰當。
楚成王得意洋洋署名之後,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