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們都知道荀息足智多謀,但是荀息的堅定,無疑將晉國分為兩大派,生死對決的兩大派。
但是丕鄭父最終認為人各有志,既然荀息選擇輔佐奚齊,那我們選擇輔佐重耳,各為其主,有何不可呢?
裡克和丕鄭父一旦下定決心,立馬行動。
他們召集刺客,混入侍衛之中。
在奚齊為晉獻公舉哀的時候,就刺殺了奚齊。
就這麼簡單。
奚齊死在晉獻公的靈前,就在他十一歲的時候。
奚齊的鮮血灑滿了晉獻公靈位前的土地,倘若不是驪姬為他苦心經營至此,這一切都會不同吧?倘若晉獻公有靈,恐怕會非常痛心吧?
謀殺進行的時候,恰好優施就在奚齊身旁,優施於是挺劍來助。如果說到工於心計,優施高人一籌。可是要說動武,優施如何是刺客的對手?
優施也被殺死在奚齊身旁。
荀息這時候剛剛從晉獻公靈位前退出,忽然聽得裡面人聲嘈雜。荀息叫聲不好,急忙入內,可是見到的只是奚齊的屍體。
荀息撫摸著奚齊幼小的遺體慟哭不已,不能完成保護奚齊的任務,甚至讓奚齊就在晉獻公靈位之前被殺,自己果真無能至此嗎?
其實這一切根本不是荀息的錯誤。
因為驪姬之前的種種行為,他們母子已經站到了所有晉國公族的對立面。沒有了晉獻公的庇護,死亡只是遲早的事情。
可是荀息只是痛心自己不能完成先君的遺命。
荀息覺得這樣的生命,不要也罷。
他準備觸柱而亡。
驪姬急忙命左右拉住荀息,好言勸慰。驪姬的意思是大夫千萬不可尋死。奚齊雖然被害了,但是不是還有卓子嗎?仍然可以輔佐卓子啊!
驪姬果然不是一般女同志,自己的兒子被害,恐怕還沒有一個小時就能從大局出發,勸慰別人了。
看來驪姬胸懷大志,註定是要為了晉侯之位搏上一搏的。
事已至此,荀息也覺得再如何都是徒勞了。
荀息將守幕者數十人斬首,即日就扶助卓子登基,卓子此時才剛剛九歲。
裡克和丕鄭父的謀劃除了殺害了奚齊這個繼承人,另外的一個結果就是讓晉獻公繼承人的年齡又下降了兩歲。
荀息在朝堂上扶立卓子的儀式,裡克和丕鄭父並沒有參與。
梁五說這裡克和丕鄭父肯定就是殺害奚齊的兇手。現在這兩個人連新君登基的儀式都不參加,這簡直是在公然宣示了!請荀息大夫發兵討伐他們。
但是荀息對此持反對意見。
根據荀息的分析,裡克和丕鄭父都是晉國老臣,根深蒂固。晉國大夫多半出於此二人門下,現在公開討伐他們,那晉國將立刻被投入動亂之中。
荀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