驪姬作對,那就站到了申生的對立面。背叛了自己的學生。
聽了優施的話裡克吃了一驚,他知道晉獻公對申生不滿,也知道申生面臨驪姬的圍追堵截處境不妙,但是他真不知道晉獻公居然已經下決心殺掉自己的親生兒子了!
那說明情況已經非常危急。
當然裡克最關心的只是自己。
裡克於是問優施,這事兒還有挽回餘地嗎?
這話問了等於白問。
優施是驪姬一黨,問驪姬的黨羽能不能不殺申生,這不就是問貓能不能不吃老鼠了?
優施當然表示這事兒沒辦法挽回,箭在弦上。
不得不發。
裡克沉思片刻問道,“如果跟隨主公殺世子申生,我實在於心不忍;可是如果幫著世子申生反對主公,我也做不到。這件事情如果我保持中立是否能夠免禍?”
優施明白,這才是裡克最關心的問題,他明確的回答裡克,可以。
優施要的就是這個結果。
不抗擊邪惡,那就是助紂為虐。
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
優施離開了。
可是裡克心裡仍然難以平靜。
自己做出了這樣的決定,無論如何都難以逃脫內心的譴責。可是畢竟自己活了下來,在晉國這個紛亂的時代中。裡克思緒萬千,忽然想到了之前在晉國變亂髮生之前寫下的時間,那是一個預言的時間。裡克找出竹簡,仔細一算,正好距離當時寫下的日期十年。
於是裡克前往大夫丕鄭父的家裡,摒去左右說道,“當日太史的預言應驗了啊!”
丕鄭父詢問裡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預言怎麼就應驗了呢?
於是裡克告訴丕鄭父今夜優施的精彩表演。
丕鄭父緊張的問道,“不知道您是如何回覆優施的呢?”
裡克苦澀的說道,“我?我說我將保持中立。”
丕鄭父接連拍手叫苦道,“大夫如何糊塗至此呢?你說保持中立,這不就是抱薪救火嗎?那驪姬知道了還不更加有恃無恐了?你最好的辦法是假裝不相信啊!他們看見你根本不相信這件事情,那自然沒辦法知道你的態度,陰謀的進行也會延遲。而你則可以趁此機會多為世子申生拉攏黨羽,並且找機會進言於主公,那麼這件事情到底如何還未可知。現在你居然說要中立,那世子申生連自己的師傅都沒有了,誰還能保護他呢?這不是立馬就得被人拿下了嗎?”
裡克聽丕鄭父如此說也是後悔莫及,責怪自己沒早點和丕鄭商議此事。
其實以裡克心智如何能想不到此事該如何處理呢?
關鍵是在優施的威逼利誘面前,裡克選擇了首先保全自己。而優施也正是看準了裡克這一弱點,才能獲得最終的成功。
裡克告辭之後回家,登車的時候假裝無意中從車上跌下摔傷了腳,以此為藉口再也不去參加朝會。
這是徹頭徹尾的投降了。
看來瘸的不是腳,瘸的是心。
驪姬得知這個訊息自然非常開心,她覺得宜早不宜遲,立馬找到晉獻公說道,“世子申生久在曲沃,主公為何不召見申生呢?就說是臣妾想念申生,這樣也能讓申生對臣妾印象好點。”
晉獻公對於自己的兒子申生倒沒有驪姬這麼想念,但是對於驪姬的要求晉獻公是向來聽從的。所以晉獻公很快召見申生。
申生來到晉宮,先去拜見自己的父親晉獻公,然後入宮拜見驪姬。奇怪的是驪姬此次居然設宴款待申生,並且和申生言談甚歡,第二天申生入宮表示感謝,驪姬甚至再次留申生吃飯。
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
何況驪姬之於申生?
果然,當天夜裡,驪姬就對晉獻公哭訴道,“臣妾一片好心,款待世子申生,不料申生對臣妾無禮!”
晉獻公奇怪的問道,“申生怎麼無禮了?”
驪姬哭泣著說道,“臣妾那日留申生吃飯,申生說要喝酒。沒喝幾杯,申生就對臣妾說,‘我父親已經老邁了,不知道母親可還青春?’臣妾沒回答,申生又說,‘我爺爺老了之後,把我母親姜氏留給了我父親。現在我父親也老了,難道是要把你留給我嗎?’然後申生就要上前拉臣妾的手,被臣妾掙脫了。主公如果不相信,臣妾與申生在苑囿遊玩,主公從臺上觀看,肯定會看得很清楚。”
晉獻公半信半疑,於是同意了驪姬的請求。
這話明顯是騙人。
申生本來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