樣一個結果?他連忙告訴太傅杜原款,杜原款不假思索的說道,“胙已經留在宮中六日,肯定是宮中下毒。你必須立刻說明一切真相,難道我們晉國就沒有明白的大臣了嗎?到時候自然會有大臣出面向主公說明這一切。”
可是申生說道,“如果我向主公分辨真相,假如他不相信,那隻不過是增加我的罪過罷了。如果他相信了我,他從來都很寵愛驪姬,那麼他肯定會很傷心。所以還是我死吧!”
杜原款沒想到世子申生居然已經報了死志,他建議世子申生出奔他國,以圖後來之事。
申生慘然說道,“主公不明原委,即將討伐我,我即使出奔也會帶著弒父的罪名,世人將如何看待我呢?如果我出奔將罪過歸結於主公,主公將會因為我名譽受到損害,而且將成為諸侯的笑柄。那時候我將被主公和諸侯雙重困擾。我聽說,仁不惡君,智不重困,勇不逃死。”
於是申生作書與狐突,寫道:申生有罪,不敢愛死。君老矣,將來國家多有勞伯氏。即使申生死了,也不敢忘記伯氏的幫助和恩惠。
於是申生北向而拜,自縊而死。
這是令人唏噓感嘆的一幕。
君子為小人逼迫,最終用死來終結自己的生命。
其實申生有許多種選擇,就如同杜原款說的,分辨是非黑白,或者出奔都行。但是他最終選擇了死亡,不是申生懦弱,不敢面對這醜惡的世界,而是申生心已死,所以不願意去做什麼努力了。
如同哈姆雷特的延宕一般,既然對整個人類的存在都發生了質疑,那麼哈姆雷特何必非要執著與報仇雪恨呢?
古之君子,愛好自己的名譽,是絕對不會和小人鬥智鬥勇的。連死都不怕,還怕小人嗎?
於是在小人詭計多端的陷害中,君子要麼選擇遠離,要麼選擇離開這個世界。
可是試問申生,你直面死亡,又將父親和晉國至於何處呢?千古而下,晉獻公難逃昏君之名,晉國難逃分裂之難。
所謂君子,不止要行為高尚,更需要有勇氣與小人鬥爭。雖然君子會感到不屑,但是這世間如果沒有了君子,那將是小人的世間。那這其中的百姓當何以自處?
所以申生之死,固然可悲,但是更加無用消極。而且申生避免了諸侯對晉獻公的嘲笑,避免了晉獻公的傷心,但是卻將整個晉國送入了無休止的征戰分裂之中。
殊不可取。
申生死後第二天,東關五率兵趕到曲沃。
東關五知道世子申生已經自盡,於是逮捕了太傅杜原款,回報晉獻公道,“世子知道自己罪不可免,已經自盡了。”
晉獻公命令帶上杜原款,令其說明世子申生的罪過,杜原款大聲呼喊冤枉!胙留宮內六日,毒性還能不變嗎?世子冤枉!
驪姬大叫杜原款無禮,何不殺之!
晉獻公命令力士用銅錘錘破杜原款之腦而死。
群臣無不暗自流淚。
這就是世子申生用生命去保護的父親——晉獻公。
如此昏君!
申生死了,但是晉國的亂局才剛剛開始。
梁五和東關五建議驪姬趁機除掉重耳和夷吾,這樣就為奚齊掃平了道路。
驪姬故伎重演,半夜哭泣著進言晉獻公道,“臣妾聽說公子重耳和夷吾都是世子申生的同謀。現在申生已死,公子重耳和夷吾都在整兵,要殺了臣妾為世子申生報仇。請主公為臣妾做主。”
這一次,晉獻公遲疑了。
難道寡人的兒子,都是逆賊不成?
第五十八章 重耳和夷吾的危機
有了優施的策劃,遇到裡克的明哲保身,驪姬終於除去了心腹大患——世子申生。
可是她心裡還惦記著另外兩位:世子申生的兄弟,當然也是奚齊和卓子的兄弟:重耳和夷吾。
有重耳和夷吾在,奚齊想做世子,那是名不正言不順。為了奚齊順利登上世子之位,只有一起除掉重耳和夷吾。
為了自己的兒子能夠成為晉獻公的繼承人,一舉殺害晉獻公其他三個兒子,驪姬的確夠狠。
有了世子申生的謀逆定罪,驪姬只是輕輕的一個指控,就將重耳和夷吾逼到了同案犯的角色。
就說重耳和夷吾都是世子申生的同謀,他們又能如何分辨?
只要晉獻公懷疑了,那接下來就好辦了。
果然驪姬的申訴讓晉獻公懷疑了。
難道寡人的兒子都是反賊不成?
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