勢已去。
易牙這樣的人,陷害忠良,甚至謀害主公,眼睛都不會眨一下。可是要說保國安民,他還真是沒有這個本事。
眼看著自己成為了齊國的過街老鼠,親密戰友豎刁也光榮遇害,易牙覺得再不跑自己也就快了。
這天夜裡,易牙率領心腹幾人,輕車簡從,秘密投奔魯國。
小人從來不能與君子在正面發生衝突,因為那是小人的短板。
所以紙老虎最怕的,就是你堅決的和他鬥爭。
反對派既然逃竄,高虎也得到了訊息。
天一亮,高虎就來到了易牙的軍營。他先是安撫了易牙率領的軍士,說明這都是易牙一人的陰謀詭計,和各位都毫無干係。現在世子昭就在城外,大家當然高呼擁護。
於是高虎帶人迎接世子昭,將世子昭安頓在臨淄城外的驛館,並且和宋國、衛國、曹國以及邾國言和,各位兄弟國家,那啥都辛苦了,為了我們齊國不遠千里而來,辛苦辛苦!
高虎派人稟告國懿仲,準備率領百官,迎接世子昭。
曾經被公子目夷認為絕對不可行的事情,就這樣順利解決了。
其實宋國和其他幫助世子昭的各國,並未與齊國發生正面衝突。
這件事情的關鍵之處在於,易牙和豎刁雖然把持國政,貌似堅強,實力雄厚,但是並未贏得人心。齊國的官員百姓對於公子無虧從個人品行到為人處事都不認同。所以一旦宋襄公聯合其他三個國家擁立世子昭,只要大軍來處,就已經對齊國形成了壓力。誰都不願意自己的國家陷入戰亂之中,即便是強大如同齊國。所以在外有強敵的壓力之下,齊國內部發生了轉變。本來就對公子無虧非常不滿的國懿仲和高虎出頭,巧設計劃,一舉攻克易牙和豎刁反革命集團。
這是典型的內因起決定性作用,外因促進內因發生的情況。
同時也說明了,雖然外部環境對於一個國家而言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一個國家內部的長治久安是最重要的。
因為,堡壘總是從內部被攻克的。
大勢如此,公子商人與公子元、公子潘一起出城迎接新君。
面對著宋襄公支援、齊桓公遺命的繼承人——世子昭,這實在也是這些公子最好的選擇。
可是同為齊桓公的兒子,他們心裡未免還是有些不舒服。
公子商人素來不是個省心的,他氣呼呼的說道,“我們安葬父親的時候,這世子昭根本都沒參加,他有什麼資格繼承齊侯之位?他還不是仰仗著宋國的支援。我看不如這樣,我們各自率領家丁,就說是為公子無虧報仇,殺了世子昭,然後從我們之中選擇一人即位,這樣也可以避免我們齊國將來淪為宋國的傀儡。”
都是親兄弟,何必這麼狠呢?
可是這幾位沒人提出異議。
因為他們已經得到了訊息,四國軍隊已退。
公子元說道,“我看這事兒,最好還是有宮裡的意思。”
的確,這事兒如果有宮裡的意思,那就是奉命從事,將來有人找後賬,也好有個藉口,說我們幾個是不得已行事,不得已殺死了自己的親兄弟。
公子元派人入宮稟明長衛姬。
長衛姬的兒子無虧就死在齊宮之中,她當然希望為自己的兒子復仇。長衛姬收拾豎刁和易牙的心腹爪牙,交給公子元,參與這次事變。
這些人分頭把守臨淄城門,顯見得有所圖謀。
國懿仲看到了這些變故,可是這一天過得實在是太艱難了。國懿仲覺得,這個險自己可以不必去冒。
高虎卻已經得到了訊息。
高虎為世子昭分析道,如今易牙和豎刁的爪牙潛伏臨淄城,並且和四位公子的部下聯合,臨淄城已經是他們的了。如果世子現在入城,難免一戰。
這一戰倘若輸了,那我們就是前功盡棄,不如您還是出奔宋國,等待時機。
世子昭也知道,自己這一次雖然表面上很風光,但是暗中已經不知道成為了多少人的眼中釘,肉中刺。世子昭同意了高虎的建議。
於是高虎奉世子昭出奔宋國。
第十九章 閉不上的臨淄城
宋襄公不辭辛苦,召集四國,奉世子昭返回齊國。好在有國懿仲和高虎兩位齊國元老大臣裡應外合,順應時事,易牙和豎刁一敗塗地。既然齊國大事已定,宋襄公安心返回宋國。
沒想到剛到宋國,行李還沒拆開,有人報稱,高虎保護著世子昭一同來到了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