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命令鬥勃、成大心率領楚軍救助許國和蔡國。
到了汦水,楚軍遙望晉軍在對岸下寨,楚軍也就在此安營紮寨。
於是晉軍在汦水之北,楚軍在汦水之南,兩軍對峙。這晉軍和楚軍相互之間都能聽得見對方的金鼓之聲,但是就是誰也沒前進。說到底,經歷了城濮之戰,晉楚雙方都心有餘悸。兩個超級大國的戰鬥將帶來怎麼樣的後果,誰也不能預料。
如此兩個月過去了,晉軍軍糧看看告罄。
陽處父就有點著急了。
這是打的什麼仗呢?
互相在汦水對面瞅著,你瞪我,我瞪你,看誰先把誰瞪跑?
陽處父心想如果此時退兵楚軍必定來追擊,那時候晉軍將處於不利地位。再說傳出去說晉軍和楚軍對峙倆月,讓人家給瞪跑了,壞了晉軍名頭。
要說陽處父到底足智多謀,他給楚軍元帥鬥勃送了一封信,說如果楚軍敢和我們晉軍對陣,我們晉軍自願退出一射之地,讓你們楚軍過河,渡河之後我們再開打;如果將軍不願意渡河,那就請楚軍退後一射之地,讓我們晉軍渡河,然後咱們開打。像我們這樣不走還不打,不是白白浪費錢財嗎?等待您的回覆呦!
陽處父這封信看著公平,就是為了和楚軍公平決戰,其實暗藏心計。他讓楚軍選擇,前提是楚軍“敢”和晉軍對抗。言下之意如果楚軍兩種選擇都不要,那就是怕了晉軍,不敢和晉軍打。
果然鬥勃看完信就惱怒了,說晉軍以為我們不敢渡河嗎?立馬準備命令楚軍渡河。
成大心急忙勸阻鬥勃,可千萬別上當!晉軍如果言而無信,等我們渡河到一半的時候忽然攻擊我們楚軍,那時候上哪兒說理去!不如我們按兵不動,讓晉軍渡河。
鬥勃忽然明白過來了,可不是,我們渡河上當了怎麼辦?鬥勃命令楚軍退後三十里地,派人送信請晉軍渡河。
鬥勃覺得如果讓晉軍渡河,自己不就佔據了主動嗎?
不了陽處父得到回信之後居然傳令軍中,說是楚將鬥勃害怕我們晉國,根本不敢渡河和我們晉軍一戰,已經逃走了!
果然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無論鬥勃選擇的是渡河還是不渡河,陽處父都會佔據上風。因為人家陽處父根本就不想和楚軍作戰,逗你玩兒!
鬥勃命令楚軍退兵之後嚴陣以待,兩天過去了,晉軍怎麼還不來?鬥勃派人打探訊息,原來晉軍早就撤退回國了!
鬥勃氣得要死,可是也無可奈何,人家根本就是騙人的,誰讓你當真了呢!
鬥勃沒辦法只能率領楚軍班師回朝。
鬥勃還沒回國,已經有人參奏他收受陽處父賄賂,所以不戰而回。打小報告的不是別人,正是楚國世子商臣。原來楚成王曾經就立世子一事徵求過鬥勃的意見,說看看立長子商臣為世子如何?
鬥勃畢竟老實,直接說我們楚國也不像中原地區諸侯有立長子為世子的習俗,相反我們還往往立幼子為世子。而這商臣蜂目豺聲,性情殘忍,實在不是做世子的材料。
楚成王居然根本沒聽鬥勃的勸告,還是立商臣為世子。並且楚成王還將鬥勃的勸告洩露了出去,一來二去商臣知道了鬥勃對自己的定論,心裡可就恨上了鬥勃。所以做人一定安全第一,別人徵求你意見,千萬別傻呵呵的直接就說,先想想他能不能把你說的話洩露出去,把你裝進去?你說的話他能不能聽?不能聽你說什麼!
楚成王卻沒有仔細思考商臣如何能夠知道楚軍軍中的事情?是商臣和軍中將領勾結還是胡說八道?楚成王很相信世子商臣,派人送一把寶劍給鬥勃。
鬥勃覺得根本說不明白,於是拔劍自刎。
成大心再次扮演了說明真相的角色,他回朝覲見楚成王,將楚軍為何退兵的事情說得一清二楚。成大心含淚為鬥勃保證,說鬥勃根本沒有收受陽處父的賄賂,如果有受賄,那成大心甘願連坐!
話說到這,楚成王明白過來了,自己被親生兒子騙了!
楚成王從此對世子商臣有所戒備。而楚成王的王后偏愛小兒子公子職,所以一直想廢了商臣立公子職為世子。這訊息傳到了商臣耳朵裡,商臣覺得不太可信,又覺得很有嫌疑。他實在苦惱的不知道如何是好,於是向太傅潘崇請教。
潘崇為世子商臣出了一個計策,說主公的妹妹羋氏此時回孃家,在楚宮居住了很久。羋氏性情暴躁,只要世子請她來做客,並且故意怠慢她,她一生氣肯定把實話說出來告訴您了。
商臣果然請姑姑羋氏來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