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獣t果然和叔武沆瀣一氣,自己想把持國政,背叛寡人,還派兒子來做眼線!”
元角剛想上前分辨,卻被盛怒之中的衛成公揮劍斬下頭顱!
第五十章 一時之利與千古信義
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
衛成公由於自己的剛愎自用,不能採納合理建議,導致衛國被晉軍打敗,自己也出奔襄牛之地。所幸還有叔武這個弟弟一心想著他,為了他能夠復國甘願東西奔走。加上元晅這樣的忠臣,本來衛國復國只是時間問題。
可是顓犬的挑撥離間給衛成公種下了懷疑的小苗,在叔武參加完踐土之盟的時候,這棵懷疑之樹終於肆無忌憚的在衛成公心裡長了起來。
其實說到底衛成公都沒有懷疑別人的資格。
衛國如此困境,都是衛成公一手造成的。而退位也是衛成公的不得已之舉,既然如此,就算叔武準備代替衛成公,那也無可厚非。而且事到如今,衛成公沒有資格責怪別人。
可是他就是這麼自私的人,放棄那是做樣子,你們還當真了?
懷疑也行,能不能有點腦子別人說什麼都信嗎?
可是衛成公就是這樣心胸狹窄又頭腦簡單的人。
所以悲劇發生了,元角喪生於衛成公劍下。
元角從人慌忙逃離陳國,趕去給元晅報信。元晅萬萬沒有想到,會發生這樣的事情,自己的兒子,年輕的元角,就這樣被冤死了?
元晅老淚縱橫,兒啊,是為父對不起你!知道主公多疑,還讓你去做人質,這不是為父將你推到危險之地的嗎?
司馬瞞氣憤填膺道,“主公看來已經懷疑您了,您何苦還留在這兒呢?不如歸去,還自己一個清白!”
就是,反正你也信不過我,我還給你幹個屁!兒子都死了,我還不辭職?
可是元晅果斷否定了這個建議。元晅認為,兒子被害,這是私人恩怨,自己如果此時離去,誰來輔佐叔武守護衛國呢?衛國將會怎樣?衛國的百姓將會怎樣?元晅斷不能因為私人恩怨導致國家動盪。
的確,此時晉文公經過城濮之戰實力擴張迅速,就算晉文公不明著佔領衛國,如果在衛國派駐軍隊,來個暗地裡的佔領,那衛成公也是白瞪眼,一點辦法沒有。
元晅當即上書晉文公,希望晉文公能夠恢復衛成公的衛侯之位。這當然不止是為了讓衛成公安心,更是為了避免衛國落入晉文公手中。
晉文公這次凱旋歸來,受到晉國百姓熱烈歡迎。晉國從晉獻公開始經歷了太多的動亂,到現在能夠稱雄諸侯之國,真令所有晉國百姓揚眉吐氣。
晉文公上朝之後論功行賞,狐偃為第一功,先軫為第二功。
此言一出,群情譁然。
誰不知道城濮之戰之所以能夠這麼順利的成功多虧了先軫的謀劃?為什麼狐偃成了第一功了?他做了什麼驚天動地的事業?
晉文公好像早就料到會引起一番議論,他默默看著文武百官激動的爭論,等到大家都安靜了下來,晉文公才簡單解釋道,“這次和楚軍作戰,先軫曾經對寡人說過,‘必戰楚,勿失敵’。而狐偃也說了一句話,他說‘必避楚,勿失信’。勝利是一時的,但是信義流傳千古。一時和千古,到底誰更重要?”
這幾句話說完,所有的人都在沉思。
是,一時的勝利很重要,沒有城濮之戰的勝利,晉國將面臨楚成王的壓力,處境維艱。可是如果說話沒有信義,以後晉國將如何立足?
這是一次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較量,更是一次物質對精神的決戰。
毫無疑問,晉文公不是目光短淺的衛成公,他選擇的是後者。
狐偃又啟奏晉文公道,“先臣荀息,在奚齊和卓子事變中遇難,請主公為荀息主持公道。”
大家的目光又一次聚集到晉文公身上,荀息是有才華,沒有荀息,晉獻公不可能順利拿下虞國和虢國。可是荀息忠心到了死心眼的程度,因為晉獻公的託孤,為了保護奚齊和卓子,荀息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這還不是問題的關鍵,關鍵是荀息保護的是晉文公的對立面,驪姬的兒子。
而驪姬是殺害世子申生的兇手,害晉文公出奔的實際操作者。
可是如果以晉文公的標準來看,荀息本人是忠臣。晉文公到底是不是真心將信義放在第一位,就看他如何對待荀息了。
晉文公沒有讓所有的人失望,他召荀息之子荀林父為大夫。
論功行賞,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