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逢孫和楊孫都是武將,而且在秦國也算是有地位的將領,何時受過這樣的窩囊氣?三個人盤算著,反正待在鄭國也是不落好,不如稟告秦穆公偷襲鄭國,這樣也不算白在鄭國駐守這麼多時間。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鄭國既然如此無情,那就別怪我們秦國無義了。
正巧這時候晉文公去世了,杞子等人歡心鼓舞,急忙派人送信回秦國說明情況。
原來杞子等三人現在掌管鄭國北門,根據他們三人的情報,晉文公如今新喪,晉國肯定顧不過來鄭國。而鄭國的國君也是剛剛即位,根本沒有組織武裝抵抗的能力。加上杞子、逢孫和楊孫在北門接應,秦軍此來,一定可以順利將鄭國拿下。
秦穆公得到杞子的密報喜上心頭,終於有一個報復鄭國和晉國的機會了!看我打你一個措手不及,讓你把我當傻子!
可是蹇叔和百里奚對此事表達了堅定的反對。
蹇叔和百里奚認同燭之武當日對鄭國和秦國關係的分析,這兩個國家離的太遠了。秦國就算把鄭國打下來了,中間隔著一個晉國,還是難以保全。就算秦軍勝利,不過得到一些戰利品而已。而且行軍千里,還談什麼偷襲?難道大家都是傻子還是集體失聰失明呢?秦國大軍未到,鄭國肯定會得到訊息,早作打算。秦國發大軍襲擊鄭國,中途還被鄭國知道了訊息,得到了鄭國誓死反抗,沒準還得加上鄭國的新盟友晉國,就為了得到一些戰利品?
而且鄭國現在雖然和晉國結為盟友,但是人家畢竟還是讓杞子等人掌管鄭國北門。這是什麼?這是對秦國的信任。如果秦國就這麼利用鄭國的信任,我們利用別人的信任,那不是沒有信義嗎?還利用晉國大喪,這不是不仁義嗎?
就算成功了,我們秦國丟不起這個人啊!
這次偷襲鄭國的絕佳機會,被蹇叔和百里奚說成了無論如何都賠本的買賣,秦穆公頓時大怒。
秦穆公心說那秦國和鄭國的土地也改變不了位置,難道寡人就一輩子拿鄭國沒辦法,眼看著鄭國依仗著晉國騎到寡人鼻子上不成?
秦穆公說道,“寡人三平晉亂,天下聞名。只不過因為晉文公城濮之戰贏了楚國,所以寡人將霸業讓給了晉文公。現在晉文公離世,天下誰還能為難我們秦國?鄭國只不過是依靠別人,現在我們打下來鄭國,和晉國交換河西之地,晉國恐怕還不會有什麼意見吧!”
原來說到底秦穆公還是為和晉文公爭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