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安營紮寨,忽聽一聲炮響,到處兵士都喊,鄭兵到了!孔父嘉大怒,登車迎敵。可是一時火熄,又全無聲響。孔父嘉剛要回營,左營起火!剛奔到左營,火又滅了,片刻右營火起,炮聲連天。孔父嘉說這是疑兵之計,我們不去管他,妄動者斬。
左營忽然炮聲陣陣,忽報左營被劫!右營也是一片火光。
看來這鄭軍全是煙火大師。火來火去隨心隨意。
孔父嘉令全力向左,誰知這手下慌亂,全部向右。兩軍黑暗中交戰半響才發現,原來是和衛軍激戰。
等到對上暗號,說明白,合兵一處,高渠彌已經佔了中軍。
宋、衛回軍之際,又遇伏兵。公孫閼對右宰醜,穎考叔對孔父嘉,正好一對一廝殺。
漸漸的,孔父嘉明白過來了,智謀、武力自己根本不是鄭軍對手,跑吧!孔父嘉奪路而逃,又遇高渠彌追擊,那就丟棄戰車,快跑啊!孔父嘉就帶著二十多個隨從逃跑成功。
右宰醜在這場廝殺中陣亡。
三國車徒,全部為鄭莊公所有。
原來從鄭國擄掠的財物物歸原主。
這場廝殺,鄭國之所以取勝,當然歸功於謀劃計策之人——鄭莊公。
鄭莊公得了戴國,又大敗三國,回國大擺宴席,宴請諸位有功之臣。群臣敬酒,都說這全賴鄭莊公計謀才能取得勝利,領導威武!
酒過三巡,鄭莊公就有點得意,心裡話可就說出來了。他說其實自己也是多虧了祖宗保佑,諸位的鼎力向前,才能戰無不勝。而且我還公道,不知道比古代稱霸之王如何呢?
想來宋、衛、蔡失敗,多是因為祖宗不保佑。
大臣們一看,鄭莊公豪情滿懷,群臣高呼千歲。
只有一人獨立不拜,鄭莊公仔細一看,是穎考叔。等到群臣歡呼已畢,穎考叔上前啟奏,“主公這話差矣。您說的一方霸主,那是受王命成為諸侯之長,得專征伐,令無不行。現在您假託王命,征伐宋國,周天子其實根本不知道這事;而且您這次征討宋國,衛、蔡公然助宋,郕、許這樣的小國都敢不來,您說的霸主,是這個樣子的嗎?”
這番話掀了鄭莊公的老底,但是也是關起門來說的自己家裡話。鄭莊公不怒反笑,這穎考叔就是這麼卓爾不群,總是說實在話,但是自己還很愛聽,於是問穎考叔,那你說我們先打誰問罪?
現在打仗、武力征服已經成了鄭莊公的習慣性思維了。
穎考叔說,郕臨近齊國,許臨近鄭國。主公不如先告知他們的罪過,派兵幫助齊國攻打郕,然後請齊國幫我們來攻打許。這樣打下來這兩個國家,郕就歸齊,許歸我們鄭國。等到我們都勝利了,再向周天子彙報這事,或者可以掩飾四方口舌。
鄭莊公說我看行,就這麼辦。
一場以大欺小的戰爭,即將拉開帷幕。
第二十七章 戰前準備
鄭莊公派使者將準備聯合問罪於郕、許的謀劃告知齊侯,齊僖公二話不說,那是欣然允諾。為什麼?與宋國一戰,讓齊僖公看到了鄭莊公的謀略,特別是他將兩座城池送給魯國,更讓他看到鄭莊公的大氣,他想,和這樣的人在一起至少不會吃虧吧!他哪兒知道,當時鄭莊公實在是為解鄭國之圍,不得已而放棄到手的宋國土地。一個人過於大方,甚至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當然有不為外人告知的理由。
齊僖公依計派夷仲年領兵,鄭莊公也派公子呂相助,兩國共同發兵攻郕。一個實力雄厚,一個老謀深算,小小的郕國根本沒有抵抗之力,鄭齊聯兵,直接攻入郕國都城。頓時郕國大難臨頭,根本沒有別的選擇,只能向齊國求和。
齊僖公一看,非常成功,兩國聯合,果然郕國一鼓拿下。這樣的好事必須全力以赴,立刻派使臣跟隨公子呂前往鄭國,詢問伐許日期。鄭莊公覺得這齊僖公已經是一個堅實盟友了,於是說好了約見地點,再委託齊僖公去遊說魯侯,希望一同行事。畢竟齊國和魯國淵源頗深,有齊僖公出面,魯國加入的機會更大一些。
就在鄭莊公志得意滿,準備聯合齊魯打下許國的時候,一個不好的訊息傳來,公子呂在歸途中得病,不治身亡。
鄭莊公覺得原本堅硬的心,好像有一道裂縫,在一點點的蔓延,鼻子發酸眼睛發紅,立馬淚如泉湧
鄭莊公這次的確是真傷心了。
人這一輩子,有巴結你的人,有了解你的人,更有鼓勵你的人。而公子呂,便是在鄭莊公逆境中真正鼓勵他,幫助他收拾太叔段,坐穩王位的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