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鋒先發,養繇基兵至離城,果然遇到吳軍,而且是吳王之地夷昧和相國屈狐庸親自率兵前來對陣。
息桓建議養繇基等到大軍到來再戰鬥,可是養繇基認為現在就是最佳作戰時機。誰都知道吳軍擅長水戰,如今他們登上陸地,趁著他們不備發動攻擊是最好的。
養繇基命令楚軍率先發動攻擊,自己身先士卒登車便射,果然風采不減當年,箭到處別想有跑的,吳軍被打退了。
養繇基追趕吳軍,卻看到了一個熟人,正是屈巫之子屈狐庸。雖然叛變是屈巫做的,但是養繇基還是逮著罵屈狐庸叛徒,屈狐庸貌似也問心有愧,跑的挺快。
養繇基這性格當然不能讓屈狐庸就這麼跑了,在後面窮追不捨。
忽然四面合圍,養繇基被鐵葉車圍困在中心,周圍都是吳軍擅長射箭的勇士。
可憐神箭將軍養繇基被萬箭穿心,死於鐵葉車之中。
息桓只能率領剩下的軍士投奔令尹屈建,屈建將精兵埋伏在棲山。
這一次屈建也派出了誘餌,命令子疆率領軍士故意敗給屈狐庸,不料屈狐庸根本沒上當,也沒來追趕。
公子夷昧登高望遠,卻認為楚軍已經傾巢而出,根本大營空無一人。公子夷昧也沒和屈狐庸商議就率領人馬追趕楚軍,正好進入楚軍的埋伏圈。
楚軍將吳軍殺的大敗,幸虧屈狐庸趕到才救出了公子夷昧。
屈建滅了舒鳩。
第七十七章 俘虜的選擇
楚國在歷次爭霸的過程中扮演了中原諸侯競爭者的角色,先是和齊國鬥,接著是和晉國鬥,到現在晉國沒整明白,又和晉國樹立起來的小弟吳國鬥上了。
細想令人掩面,如此有實力的國家,憑什麼就被你們中原諸侯斗的團團轉呢?
鬥蛐蛐呢你們?
楚康王目前已經顧不上晉國了,吳國,已經成為楚國真正的心腹大患。
楚康王派人前往秦國借兵,這次一定要把吳國捏死在搖籃裡!
秦景公派公子鉏率兵相助。
楚康王拉了挺大的陣勢,本指望這次滅了吳國,沒想到吳國緊守江口,來了個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楚軍根本無法進入。
原來的作戰計劃只能臨時修改,楚康王決定討伐鄭國。
真是跳躍性思維,怎麼就忽然從吳國到了鄭國呢?
原來楚康王覺得鄭國跟隨晉國時間太久了,連搖擺不定的中間角色都不是,實在不能容忍。既然你們決定跟著晉國,好,那我就打起來沒完!
楚軍旗開得勝,大夫穿封戍抓住了鄭國將軍皇頡。
伴隨著這次勝仗,還發生了一個小插曲,公子圍在戰場上爭奪皇頡,穿封戍當然沒有聽從公子圍的命令,憑什麼我抓的俘虜還得上交給你?就因為你是王族?
公子圍居然惡人先告狀,對楚康王奏明是自己抓住的鄭國皇頡,是穿封戍奪得了皇頡。
穿封戍自然不知道這些,還將皇頡送上獻功,楚康王也迷糊了,怎麼一個俘虜還出來兩個抓他的人呢?
誰說的是真的?
楚康王命令伯州犁斷定情況。
伯州犁接到命令哭笑不得,這鄭國俘虜人家是個將軍,又不是弱智,問問不就知道了?還不能判斷?
伯州犁讓公子圍和穿封戍分別立在庭院兩邊,中間站著的是俘虜皇頡。伯州犁簡單介紹了二位,然後問皇頡,到底是誰抓的你?
皇頡毫不猶豫的回答,“是公子圍抓的我。”
穿封戍大怒,這俘虜一點道德水準都沒有!
伯州犁說的沒錯,皇頡的確知道誰抓的自己,但是他更想找一個靠山。都成了俘虜了,還有必要實話實說嗎?
皇頡知道真相,但是為保全自己,自然會說謊。
穿封戍大怒,他覺得這都是公子圍對自己的傷害,穿封戍變臉了,追著要殺公子圍。
公子圍也沒想到會是如此結果,怎麼撒謊還有人幫著自己呢,還是敵人?
人氣啊人氣!
還沒得意完,公子圍發現穿封戍這是真瘋了,要和自己拼命啊!那還等什麼,公子圍撒丫子就跑!
伯州犁也沒想到穿封戍性格如此暴烈,怎麼一點委屈受不了,領導給你委屈受你有什麼委屈的?
伯州犁追在穿封戍後面,還好公子圍求生意志很強,跑的挺快,穿封戍沒抓到他。伯州犁趕上之後又對穿封戍勸解了半天,何必跟公子圍較勁呢?那可是主公的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