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點迂腐。都看出來欒檿激動受刺激了,為什麼不能提醒勸告呢?
於是在元帥荀偃率領十二國諸侯一起進軍的時候,晉軍中的下軍卻自顧自返回了。
有人將訊息報告荀偃,荀偃認為這都是自己命令不明造成的。
還沒見到秦軍的面,不過形勢如此,恐怕這仗是沒法打了。
人多勢眾的確佔有優勢,但是如果心不齊,那也將成為最大的危險。
荀偃命令十二國諸侯軍隊和剩下的晉軍各回各家。
不服從命令的人不單單是欒檿一人,元帥命令班師的訊息傳來,下軍戎右欒針激動了,發動了這麼多部隊,好容易渡過了涇水,連秦軍的面都沒見,我們就回了?就回了?還是就回了?
這丟人不是這麼丟法啊!
欒針決定一定要和秦軍一戰。
他找到範匄的兒子範鞅,兄弟,見過這麼打仗的嗎?不夠丟人的呢!我決定率領本部人馬和秦軍一戰,你怎麼看?範鞅一聽也激動了,大哥我也不是貪生怕死之輩!只要您率領本部人馬出戰,那我也誓死跟隨!
看來不服從命令的人大有人在。
欒針和範鞅無視撤退命令,率領本部人馬,突襲秦軍。
別說,這欒針和範鞅雖然是違反紀律出擊,但是抱著必死的決心,突入秦軍之後如入無人之境,將秦軍殺的大敗。
不過秦軍緩過神兒來發現了,來的晉軍就這麼點人啊!慌什麼,既然人少,咱們就不著急逃跑了!
被襲擊奔逃的秦軍逐漸圍攏起來,範鞅眼見形勢不對,急忙叫欒針,秦軍越來越多了,這也抵擋不住啊!
範鞅的意思是,我們已經儘自己所能殺退了秦軍的衝鋒,見好就收吧!
可是欒針根本聽不進去,還是自顧自的衝鋒陷陣。
或許在欒針的心裡,召集十二國諸侯兵力,不戰而退給他的刺激太大了,所以他需要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些什麼。
起碼能夠證明,晉軍不全是廢物。
欒針繼續廝殺。
動作逐漸走形,敵人的箭陸續射中了欒針,可是他根本沒有撤退的意思。
這是玉石俱焚的決心。
終於,隨著秦軍大將嬴詹趕到,秦軍開始有序的對欒針等人進行圍剿。
欒針,在身中七箭之後,永遠的離開了這個世界。
可能有點傻吧,明擺著可以安全奉命撤退的。
但是在欒針的心裡,在軍人的字典中,從來沒有“不戰而退”這樣的字眼。
所以欒針用熱血和生命去證明,證明有些事情需要去做,而絕對不是退縮。
範鞅在危機時刻脫甲騎馬逃走。
範鞅渾身痠痛,滿面鮮血,大腦一片空白,就剩下一個念頭:逃,逃,逃
天還是那麼藍,樹還是那麼綠,可是範鞅不敢想,在敵人中間勇猛的那個人,會怎麼樣?
會怎麼樣?
能怎麼樣?
不知道逃了多久,範鞅回到了撤退的晉軍中間。迎接他的是欒檿的怒火,“範鞅,我弟弟欒針呢?”
範鞅無語,他真的不知道怎麼回答欒檿。
我和欒針一起出徵,我跑了,他沒跑了,我不知道?
欒檿血紅著眼睛來抓範鞅,範鞅只能無言的迴避,在中軍中間亂走。
實在無言以對。
欒檿心急如焚,跟著就追逐範鞅。一時間中軍亂作一團。
關鍵時刻還是範鞅的爸爸範匄救了他,範匄攔住欒檿,問他為何如此憤怒?賢婿?
原來欒檿的妻子是範匄的女兒,所以還有親戚關係。
但是欒檿心急如火,弟弟欒針生死不明,他根本聽不進去任何人說的話,當下欒檿放話,你兒子範匄勾引我弟弟欒針出戰,現在他活著回來了,我弟弟可能就沒那麼幸運了!我弟弟要是有個三長兩短的,我肯定得殺了你兒子償命!
這可真是不講理啊,誰證明是範鞅勾引欒針呢?因為欒針戰死,就是範鞅勾引的他?
不過範匄是公平正義的人,一聽這話,居然表示贊同,說要是真是如此,那還真是應該抓住這小子。
範鞅一聽臉都綠了,姐夫已經要不分青紅皂白吃人了,老爹也不向著自己,還有活路了嗎?
範鞅居然從此出奔秦國。
的確,出奔是當時諸侯國中人走投無路的必備選擇。換一個國家,或許能夠生活的更好,反正這麼多的諸侯國,也不怕沒地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