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仲孫湫,伸出一隻手。
仲孫湫當下明白,這是孤掌難鳴的意思。
於是仲孫湫當下表示將回國之後稟告齊桓公魯國的情況,以齊桓公的性情,絕對不會坐視不理。
當然慶父也不是傻子。仲孫湫來到魯國,這是大好的機會。慶父送上厚禮,希望用對付豎貂的辦法對付仲孫湫。
可惜仲孫湫不是豎貂。
仲孫湫當即謝絕了慶父的禮品,同時告訴慶父,如果公子能夠以國事為重,就是齊桓公也會多謝,何況是自己區區一介大夫呢?
這話說得柔中有剛,慶父內心恐懼不已。
這些話,到底是仲孫湫自己的意思,還是也代表了齊桓公的意思呢?
仲孫湫回到齊國,啟奏齊桓公道,“慶父不除,魯難未已!”
齊桓公於是問仲孫湫,那寡人派兵攻打慶父吧?
派兵攻打的確是最簡單直接的辦法,可是仲孫湫當即表示反對。仲孫湫明白齊桓公擔心魯國的心情,但是他認為現在慶父的陰謀並沒有暴露,如果齊國出兵實在是出兵無名。總不能說懷疑如何就直接攻打一個國家。畢竟如果出兵針對的是魯國,而不是慶父。出兵的確直截了當,但是太過簡單粗暴。根據仲孫湫的觀察,慶父之所以扶助八歲的魯閔公即位,而不是年長的公子申,肯定是有所圖謀的。既然有圖謀,就會有行動。等慶父陰謀實施的時候再動手,那時候名正言順,而且能夠彰顯齊國扶弱濟危的品質。
齊桓公仔細考慮一番,也覺得仲孫湫的建議更加智慧,於是採納了這一建議。
齊魯兩國有能力左右局勢的人都對此心指明瞭,但是如何去做,會發生什麼,就不好說了。
慶父的日子不好過,熱鍋上的螞蟻不過如此。每天著急謀逆,偏偏魯閔公有個厲害的舅舅齊桓公,萬不能得罪。可是坐等下去,只能是看著魯閔公一點點長大,掌握魯國。謀逆不行,不謀逆也不行。人生走入了死衚衕,似乎沒個了局。
忽有一日大夫卜齒奇拜訪慶父。一見面,慶父就發現不對,這卜齒奇臉色紫紅,不是喝了很多酒,就是受了大委屈。
果然卜齒奇沒等慶父落座就嚷嚷上了,“太傅申不害奪我田地!”慶父內心不動聲色,但是卻表情焦急的問道,“果真如此?大夫當如何?”卜齒奇咬牙切齒的回答,“和申不害的田地挨著就得被搶嗎?這是什麼道理?我去找主公申訴,誰知道主公居然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