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部分

盧一國之主如今這般悽慘,也是兔死狐悲,勸慰道,“密盧國主不必傷心。本來我這幾天就準備發兵救助你,只是偶感小恙,誰能想到這幾天功夫,齊軍居然就破城而入了。你也莫要慌張,我們這裡有條溪水叫卑耳,深不可測。現在我把所有的竹筏船隻都扣留在此,齊軍到時候想過來也是做夢。等他撤退之時,我們便一起殺過去,為你報仇雪恨可好?”

密盧聽答裡呵這麼說,也逐漸心安。

旁邊閃出孤竹國元帥黃花奏道,“恐怕齊軍到此自己會修築竹筏,不如派遣軍士,日夜監督。”

答裡呵卻回絕道,“齊軍人生地不熟,偏能造竹筏了?就是他們造竹筏,我們怎麼能不知道呢?”

再說齊桓公大軍啟程,十里之外,但見風景又是不同。此處霧靄重重,青山隱隱,道路崎嶇,怪石擋路。

這裡的山林似乎從來沒有人來過,茂密生長,甚至擋住了去路。

看來這是一片原始森林。

所有人看著這雄偉的森林瞠目結舌,這密盧是怎麼逃過去的啊?

管仲拍馬上前,命令道,“取火來!”

旁邊早有人準備硫磺硝石等引火之物投入火中,管仲拋入火炬,只聽噼裡啪啦之聲不絕於耳,這一片森林居然就在逐漸化為灰燼。裡面無數狐兔狼蟲無處逃竄,慘叫不已。

火滅之後,管仲命令鑿山開路,以便車行。

諸位將領面面相覷,奏道,如此崎嶇山路,車行費力。

管仲回答道,“戎馬便於驅馳,只有車才能制服。”

這個艱鉅的任務的確讓所有人驚訝。

關鍵時刻,管仲發揮音樂家的才能,又現場創作兩首歌曲,教給大家鼓勁。

這“上山歌”唱道:“山嵬嵬兮路盤盤,木濯濯兮頑石如欄。雲薄薄兮日生寒,我驅車兮上山元。風伯為馭兮俞兒操竿,如飛鳥兮生羽翰,跋彼山巔兮不為難!”

意思是雖然山路艱險,但是有風伯相助,我們就像鳥兒自由翱翔,這點困難不算啥!

而“下山歌”是這麼唱的:“上山難兮下山易,輪如環兮蹄如墜。聲轔轔兮人吐氣,歷幾盤兮頃刻而平地。搗彼戎廬兮消烽燧,勒勳孤竹兮億萬世!”

意思是上山容易下山難,但是我們搗平孤竹,功蓋萬世!

這兩首歌唱起來地動山搖,氣勢無比。所有的軍士唱著歌幹勁倍增,其速如飛。

齊桓公與隰彭等人登上高處眺望遠處,只見軍士奮力開路,歌聲響徹雲霄。齊桓公感嘆道,“寡人到今日才知道歌聲有這麼大的作用。”

管仲在一旁笑道,“臣曾經在做囚徒的時候,為了避免被魯國追到,曾經作歌交給車伕,所以知道唱歌能讓人樂而忘疲。”

齊桓公對管仲更加佩服不已。

等到大路通順,齊桓公率領大軍前行,過了幾個山頭,但見翠色旖旎,如果不是在戰中,齊桓公幾乎有遊獵的打算了。正在陶醉之時,忽然前面擁堵起來。齊桓公打聽何事,原來前面是兩座山的夾縫,一次只能有一輛車行過。所以造成堵塞。

齊桓公聽了這話心生餘悸,暗想此處如有伏兵,我命休矣!

正在害怕時,卻見山坳中走出一物,似人非人,似獸非獸,只有一尺多長,朱衣玄冠,光著腳向齊桓公再三行禮,貌似是迎接狀,然後右手摳著衣服,居然就從這山間石壁中驅馳而去!

齊桓公大驚失色,急忙抓住管仲問道,“你看見了嗎?你看見了嗎?”

管仲不由得莫名其妙,“什麼東西?”

齊桓公於是詳細將所見之物描述給管仲,管仲略一思索,說道,“這不正是臣歌詞中寫的‘俞兒’嗎?”

齊桓公更加驚訝了,“俞兒”,那是什麼東東?

管仲詳細向齊桓公解釋道,“臣聽說北方有登山之神,名叫‘俞兒’,有霸王之主便會出現,主公見到的,不正是這‘俞兒’嗎?迎接您,是表示歡迎您千萬征伐;摳衣服是表示前面有水;右手,表示右面的水會很深,請您從左面走!”

齊桓公聽了這話說的頭頭是道,哦,原來‘俞兒’是這麼個東東啊!齊桓公不由得心安,神色也不那麼慌張了。

其實這多半是管仲杜撰出來騙齊桓公的。

假如管仲真的是言之有據,為何不見他說出這典故出自何方呢?而且也沒有人,後來人證明從哪兒聽說過這一典故。管仲之所以這樣做,當然是為了堅定齊桓公進軍的決心。傻子都知道前面的卑耳是一道深溪,山戎的人早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