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尹,並且封伯州犁之子郤宛為右尹,薳掩的弟弟薳射、薳越都為大夫,朝吳、夏齧、蔡洧為下大夫,公子魴為司馬。此時伍舉去世,楚平王欣賞伍舉感言時政,直言進諫,於是封伍舉的兒子伍奢在連地,成為連公;伍奢之子伍賞也被封為棠宰,號為棠君。
所有被封諸臣謝恩,但是朝吳和蔡洧並不在其內,這二位辭職了。
楚平王當然非常詫異,這可是大功臣,為什麼非要辭職不可呢?
藉著辭職的機會,朝吳和蔡洧宣告,自己輔佐楚平王是為了恢復蔡國。當時楚靈王眾叛親離,就是因為征伐太過,如今既然您順應時事,登基為楚王,那還希望您能夠帶領楚國走一條正確的道路!
楚平王經過思索之後,覺得這二位所言不虛,楚國的確很強大,但是還沒有強大到能夠肆意將別的諸侯滅國的地步。
尤其自己是剛剛上任,憑什麼讓大家認為自己和楚靈王有所不同呢?
楚平王派人尋訪蔡國和陳國君侯的後人,找到了世子偃師之子吳,蔡世子有之子廬。楚平王命令太史擇吉日,封吳為陳侯,是為陳惠公,封廬為蔡侯,是為蔡平公。
朝吳、蔡洧跟隨蔡平公回到蔡國,夏齧跟隨陳惠公回到陳國,所有陳國和蔡國的民眾願意跟隨回國的聽其回國,而之前楚靈王擄掠這兩國的國庫重寶也被歸還到位。
這還不算,楚平王命令之前被迫遷國的荊山六小國也可以重回故土,一時間歡呼不斷。
除去迫害自己的哥哥,楚平王看來還真是明君,起碼此時看是這樣。
第九十一章 預先凋零的花兒
用發展的觀點看領導,不但要看他在上任之前能力、品行如何,更總要的是看他上任之後有何變化。
話說楚靈王並非一無是處,而楚平王去疾曾經是父親楚共王最看好的兒子,他在登基之初就連害三個哥哥,假如說這是為了國家需要,那麼接下來楚平王的表現就讓人大跌眼鏡了。
楚平王立長子建為世子,封連尹伍奢為太師。
此時楚平王身邊的另外一位先鋒人物就冒頭了,打仗啊、出謀劃策啊一般看不著他,不擅長。人家擅長的是吹牛拍馬,揣摩領導心思,俗稱寵臣,又叫弄臣。
就是逗領導開心的,領導還離不了。
話說這人正是一直陪伴楚平王的費無極。
要說費無極這人還是灰常有眼光的,他請求服侍世子。這說明費無極還會放長線釣大魚了。
楚平王任命費無極為少師,任命奮揚為東宮司馬。
楚平王平定楚國之後,進行了一百八十度大轉彎,全面改為娛樂型領導,花天酒地,無所不為,這當然和費無極脫不了關係。吳國侵佔了州來,楚平王也根本不能有所作為。
這一切看在世子眼裡,世子建對此非常反感,從此開始疏遠費無極。
費無極在楚國猖狂到什麼程度?
有一件事情可以證明,令尹鬥成然自恃功高,狂傲目中無人,可是費無極居然在楚平王面前誣告鬥成然,鬥成然居然被處死了。
區區一個少師,居然能僭殺令尹,費無極心機可見一斑。
陽匄代替鬥成然,成為楚國新一任令尹。
世子建更加厭惡費無極,不過世子建真不是有心機的政治家,他沒有處置費無極的辦法,就在人前到處宣揚費無極害死鬥成然的醜事。
當然,這樣做的結果是費無極更加痛恨世子。
一般大臣恨世子,那純屬螳臂當車不自量力,可是一個寵臣恨上了世子,結果可就不一定了。
楚國作為最有實力穩定諸侯霸主的國家內亂陡生,隱患深埋,不能不令人嘆息。
同樣,晉國自從修築祁之宮之後,在諸侯中聲望也大為下跌。不是因為祈之宮仿造章臺宮侵犯了楚國智慧財產權,而是因為諸侯從晉景公修築祈之宮及其之後晉國的做法中看出了變化,那就是晉國開始走向妥協路線。
不爭取進步,就意味著落後。
落後就意味著捱打。
花無百日紅,問題是你還沒開呢怎麼就謝了呢?
楚國和晉國兩個當時實力最強的國家不約而同的選擇了享受生活,實在令人感嘆。
不過晉昭公即位之後,也想發憤圖強有所作為。
他聽到齊國派出晏嬰出訪楚國的訊息,覺得晉國也應該如此啊,積極的和別國聯絡,互通有無,這才是對外交流的正途。
晉昭公派人邀請齊國朝賀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