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監這幾天見到秦孝公只口不提衛鞅的事情,他覺得還是要等待時機。終於,他等到了秦孝公的嘆息。
景監故意問秦孝公,您為何嘆息呢?
秦孝公說,當日齊桓公說遇到管仲,就好像鴻雁插上了羽翼,寡人也有雄心壯志,可是寡人卻沒有找到自己的翅膀。難道我們的大秦,就要永遠在西疆沉睡嗎?
景監正色對秦孝公說道,您有求賢若渴的心,那麼秦國一定會得到真正的謀士,真正的人才。現在臣推薦的衛鞅就是這樣的人才,他說自己有帝、王、霸三術,之前對您說過了帝王之術,可能和我們秦國實際相差太遠,但是霸術他還沒有對您說過,您看是否要見見衛鞅?
衛鞅?
秦孝公聽到這個名字沒有一點想見面的感覺。就是那個滿口先王哲學的書呆子?
霸術?
唯獨這兩個字火花一樣點亮了秦孝公的心。
既然現在秦國沒有好的人才,那就見見何妨。
反正也見過兩次了,不在乎多見一次。
秦孝公一見到衛鞅就急切的問,你既然有霸術,為什麼不先對寡人說呢?
衛鞅坦然說道,臣之所以沒有先說霸術,是因為帝王之術在於順應民情,而霸術一定是違背民情的。
秦孝公很奇怪,違背民情?那還能稱霸嗎?
衛鞅說,要想稱霸,就一定要進行改革。但是民心都是希望平安穩定的,老百姓誰能喜歡變革呢?因為變革不但是對現有秩序的破壞,更意味著對老百姓既得利益的重新分配。但是隻有變革,才能讓國家走上迅速發展的道路,等到稱霸之後,所有的人才會明白,當時變革的人是多麼油菜花呢。
秦孝公覺得這話說的有理,要是沒點變化,就這麼按部就班的發展下去,也不用特意招聘人才了。
就是因為想迅速發展,才會希望有好的路子。
秦孝公表示願意聽衛鞅說說其中的道理。
衛鞅將自己的治國理念進行了闡釋,他認為只有國富,才能有實力發動戰爭。而只有軍事力量突出,才能稱霸。要想國富,必須發展農業,而且在國內必須賞罰分明,這樣才能令行禁止。
這道理說得非常對,打仗總是用錢去打的,沒錢就沒軍備沒糧草,難道要作丐幫?
秦孝公表示這樣自己能夠做到。
但是衛鞅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讓國家富強,必須有專門人才,而且還得委任此人行使特權,特別是不能三心二意,別人說什麼就動搖了,那可就壞菜了。
秦孝公琢磨片刻,是這個道理。
秦孝公正聽得高興,衛鞅卻起身告辭了。
秦孝公說這就完了?還有具體措施呢,你還沒說呢!
衛鞅說您先思考思考,能不能做到這幾點。等您決定做了,我再說不遲。
看來衛鞅果然非常聰明,他先說明理論,而且要到秦孝公的信任,然後才說具體細節。假如秦孝公沒有那樣的決心,則說什麼都是白搭了。
衛鞅走後,秦孝公仔細思考了衛鞅提出的觀點。
秦國軍事實力不弱,但是要說稱霸,真沒有一定的把握。再看國力,更不能和齊國等其他大國相提並論。
基本上是七國之中的邊緣國家。
第三天,秦孝公召見衛鞅,說明自己決心改革的想法,詢問衛鞅具體的做法。
衛鞅詳細解答了秦孝公的疑問,君臣對答三日三夜,毫無倦色。
看來衛鞅的確是個人才。
秦孝公覺得眼前的世界忽然開闊了許多。
秦孝公任命衛鞅為秦國左庶長,將秦國國政委任於衛鞅,甚至追加命令,凡是違抗左庶長命令的,斬無赦。
不光這樣,秦孝公還賞賜衛鞅第一區,黃金五百鎰。
平民衛鞅,忽然成為了秦國相國,秦孝公眼前最炙手可熱的寵臣!
然而要讓衛鞅的改革辦法徹底實行,還需要民眾的信任。
信任,特別是民眾對官員,對秦國最高領導的信任,其實是非常難得的。
衛鞅為了樹立秦國說一不二的公信力,在咸陽開始了一次實驗。他讓人在咸陽南門立了一根三丈高的木頭,派官員守著這根木頭,同時命令,誰要是能把這根木頭從南門搬到北門,賞十金。
搬一根木頭就賞十金?
什麼木頭這麼金貴?
從南門到北門有這麼費勁嗎?
逗我們玩兒呢吧!
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