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在齊湣王的獨斷帶領下衝著歪路就衝過去了,但是齊國的敵人並沒有這樣。燕昭王從來沒有忘記齊國帶給自己的恥辱,他深入民間,關心百姓,並且招攬了許多能人。著名的將軍樂毅就在燕國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樂毅是趙國人,身為樂羊的孫子,樂毅從小就愛好兵法。本來樂毅的封地在趙國靈壽,但是主父在沙邱被害,趙國一團混亂,於是樂毅出奔到了魏國,希望能夠得到重用。誰知魏昭王本著韓趙魏本是一家的精神,根本不信任樂毅。
苦悶的樂毅聽說燕昭王修築黃金臺招攬能人異士的故事之後,義無反顧的來到了燕國。燕昭王和樂毅接觸之後,發現樂毅的確對兵法非常精通,於是準備拜樂毅為客卿,但是樂毅卻推辭了。
燕昭王很是糊塗,這是為什麼?您到了這邊不就是為了謀求好的發展嗎?就算您是趙國人,但是在我們燕國作客卿總沒有問題吧?
客卿在一國之中地位還是非常高的,樂毅謙虛的說,願意作燕國的臣子。
這是要和燕國共患難的表示,燕昭王非常高興,於是拜樂毅為亞卿,官位在居辛等人之上。
沒想到燕昭王會這樣重視自己,樂毅的心放下來了,他召集族人搬遷到了燕國,從此以燕人自居。
面對齊國的大肆征伐,燕昭王選擇了低調發展。你去討伐四方招惹民怨吧,我們燕國只需要靜靜的發展,擴張實力就可以了。
燕昭王和樂毅談起報復齊國的計劃,那可是切齒仇恨,一天都沒忘記過。您有替寡人報仇的好辦法嗎?
樂毅說,齊國那是天下大國,就連秦國對齊國也是另眼相看的。而且他們齊國經歷了齊桓公這樣的霸主領導,曾經有管仲、孫武這樣的能人,雖然現在齊湣王鬧騰的厲害,但是國家實力還是有的。要想報仇成功,單憑燕國是不行的,必須有幾個幫手。
幫手,還幾個?燕昭王發愁了,誰能為我們燕國的事情奔走四方啊?還別說血灑疆場了!
樂毅繼續為燕昭王分析道,眼下和燕國關係最好的莫過於趙國,只要我們能讓趙國和我們聯合,那韓國肯定不會幹看著。而孟嘗君現在在魏國,那孟嘗君可是非常痛恨齊湣王,所以魏國也可以拉進來。
拉人打架,原來是陸續入夥,燕昭王覺得樂毅對此事胸有成竹,於是派樂毅先出使趙國。樂毅在趙國沒有遇到什麼阻礙,因為有平原君趙勝的幫助,趙惠王很痛快的同意了燕國的請求。
正巧此時秦國的使者在趙國,於是樂毅趁機對秦國的使者進行了一番洗腦,我們燕國準備打齊國了,你們秦國能入夥嗎?
秦國使者將訊息帶回咸陽,秦昭王簡直要樂的跳起來了!放眼天下,楚國已經被秦國打了個半殘,就剩下齊湣王氣焰囂張。秦昭王最害怕的,就是各國都跟在齊國的後面,來什麼合縱對付自己。誰能想到,齊湣王居然自大到和各國都翻臉了,那這個好機會秦國可絕對不能放過。秦昭王立即派出使者,這次群毆,我們秦國入夥了!
燕昭王還派出居辛出使魏國,找的就是孟嘗君。孟嘗君雖然是齊國重臣,曾經的重臣,但是齊湣王的所作所為真的讓孟嘗君傷心痛心以及死心了。都被兩次剝奪相印,這次都掃地出門了,還有必要再為齊湣王忠心嗎?孟嘗君果然力主發兵,甚至還包攬了說服韓國的差事。
本來樂毅認為最好的情況是燕國能夠說服韓趙魏三國,四國聯軍一起攻打齊國,沒想到不但成功,而且居然連秦國都拉了進來,五國攻打齊國,任憑你齊國再厲害,還能佔優勢?
這一切都是齊湣王自己招致的,而他還沉浸在稱帝的美夢中渾然不知。
燕昭王派出了燕國所有的精銳部隊,由樂毅任大將,和秦國的大將白起、燕國的大將廉頗、韓國大將暴鳶、魏國大將晉鄙匯合,浩浩蕩蕩殺奔齊國。
齊國何其榮幸,當時各國的頂尖將軍都聚齊了,就為了打齊國!
自大的齊湣王親自率領軍隊,連同大將韓聶迎敵與濟水之西。
這場戰爭沒什麼特別的戰術,五國聯軍基本上達到了當時的軍事最強力量,他們採取的方法是霸道又簡單的:平推。
就和你們齊國真刀真槍的幹一場!
作為五國聯軍的最高統帥,樂毅身先士卒,聯軍殺的齊軍橫屍遍野,血流成河。齊國的大將韓聶被樂毅之弟樂乘所殺,齊湣王這時候才知道後悔害怕了,晚了!
齊湣王拼了命討回臨淄,他覺得趕緊派出使者求和!
可是好面子的齊湣王不是向五國聯軍求和,而是派出使者到了郢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