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還恍如昨日,魏哀王更知道,即使魏國被秦國攻打,五國能不能來救援都是問題。
投靠哪邊不是投靠呢?
反正自己也總當不了老大不是?
魏哀王問張儀,現在投靠秦國會不會太晚了?人家能接受我們嗎?
張儀說關鍵看您的心誠不誠,您要是真想投靠秦國,這事兒交給我了。
魏哀王一聽這話放心了,準備厚禮送張儀入秦。
張儀來到魏國本來就是為了說服魏國,既然魏國肯投誠,秦國自然沒有不應允的。張儀辦成了這件事情,就留在秦國為相。
於是魏國投入了秦國的懷抱,而燕國則成了齊國的小弟。
不過一切都在發生變化,比如燕國此時暗流湧動,有新的勢力即將登場。
燕國相國子之其人膀大腰圓,脂肪含量比較高,但是身為相國,武藝還很高強。從燕易王開始,子之就是燕國權勢最大的人。等到了燕王噲,子之還是那個子之,而燕王噲則成為專職娛樂型領導,尋歡作樂,無所不為。
既然您都專業娛樂了,還讓蘇秦費勁到齊國實行什麼反間計啊?
發展到後來,燕王噲很少上朝,子之有了謀逆的想法。蘇厲和蘇代在蘇秦的安排下和子之非常親近,經常藉助各種場合在諸侯中宣揚子之的實力。
燕王噲派蘇代前去齊國看望質子,蘇代返回之後燕王噲詢問齊國風情,人都說孟嘗君天下賢臣,有了孟嘗君,齊國是不是又要稱霸了?
沒想到蘇代果斷回答說不行。
燕王噲非常吃驚,這樣的都不行那什麼樣的行?
蘇代說,有了賢臣,那得用才能行,不用自然不行。
燕王噲說,那我們燕國有這樣的賢臣嗎?
蘇代說有啊,相國就是這樣的賢臣啊!
這思想工作做的,真是天衣無縫。
燕王噲本來就懶得理會國事,從此以後更加放權,一切聽任子之安排。
又有一次,燕王噲問大夫鹿毛壽,古代那麼多賢君,為什麼人說起來只說堯舜呢?
鹿毛壽說,那是因為啊,堯舜都能讓賢啊!您看,堯將天下讓給了舜,舜將天下讓給了大禹,所以人們才稱頌他們賢明啊!
看來這位又是子之一夥兒的。
這話說的已經非常明顯了,可是燕王噲還是不明白,緊跟著問,案大禹為什麼傳給自己的兒子作君主呢?
鹿毛壽說,大禹也把天下傳給了益,那是啟後來篡權了。所以人們才說大禹不如堯舜呢!
燕王噲天真的問,那寡人也讓位於大臣行嗎?
鹿毛壽說,那您可就是堯舜了!
第二十三章 三千里江山
一個人有謀逆之心,那是亂臣賊子,要是成立了篡位團隊,那就是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