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和客人吃的飯是一樣的。先前懷疑的人非常羞愧,覺得自己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居然就此自盡。孟嘗君為此痛哭不已。
但是從此孟嘗君的待客之道卻名揚天下,更多人來投奔孟嘗君,他的門客甚至達到了數千人之多。
這樣一位賢臣,率領著數千人的能人異士,令所有的諸侯側目。當時沒有諸侯敢對齊國有非分之想,都向齊國表示友好。
張儀在魏國作了三年相國,魏國卻堅定的跟隨著合縱隊伍。等到魏襄王去世,魏哀王即位之後,楚懷王在派人弔喪之際,又提出了聯合討伐秦國的倡議,這一次楚懷王的提議得到了韓宣惠王、趙武靈王、燕王噲和魏哀王的一致同意。
等到楚國使者到了齊國,齊湣王問計於群臣,大家都說秦國和齊國有婚姻之好,秦女那是您的王后啊,不可討伐秦國。不過蘇秦力主合縱,當然堅持必須參加,不然對齊國大大不利。
孟嘗君提出了不同見解,他覺得兩方說的都不對。如果我們齊國討伐秦國,那肯定是得罪了您的親人。但是如果我們不討伐秦國,那就是得罪了五國。這是明擺著的,為今之計,只有發兵緩行,看看形勢再說。
齊湣王覺得這話說的很對,於是派孟嘗君率領兩萬軍士出征。
孟嘗君點檢人馬,不過剛出城他就病了。
據說孟嘗君病的不輕,所以這齊軍的行程就耽誤了下來。
其他五國軍隊早在函谷關集合,雖然楚懷王是縱約長,各國還是率領各國的軍隊,並沒有統一的大將。
等到秦國守將樗裡疾迎戰的時候,五國軍隊居然互相推諉,沒人迎戰。
人多力量大,但是如果心不齊,那就適得其反。
雙方相持數日,還是沒有對陣。
樗裡疾發奇兵偷襲了楚軍糧道,吃不上飯的楚軍進入了騷動。樗裡疾趁機出兵,打的楚軍潰不成軍。
楚軍潰敗,其他四國一看情況根本沒去救援,撒丫子就跑啊!
等到五國軍隊被擊退的時候,孟嘗君還沒到秦國戰場。
第二十二章 聰明人
人多勢眾,但是倘若心不齊,那就只能是烏合之眾,所以發生多個國家圍剿一國的情況,反而不必過於擔心。利用矛盾,各個擊破,或許比來拼命的一個國家好得多。
六國圍剿秦國,孟嘗君倒並非是看出秦國就一定能夠擊敗六國,而是從齊國不得罪人的角度出發,用一個“拖”字,避免了得罪秦國,又避免了失敗的尷尬。
好比一群人去群毆一個人,反而被這人三拳兩腳打的抱頭鼠竄,那得多丟面子?
孟嘗君的計劃使得齊國避免了這種尷尬局面,儲存了一絲顏面。所以孟嘗君雖然不是凱旋但也平安歸來的時候,齊湣王心裡非常安慰,賞賜孟嘗君百金作為他府邸招攬賢才的費用。
蘇秦聽說這事兒,自然是自愧不如。
而楚懷王撤退之後一直為齊國的態度糾結,這麼巧,偏偏出兵的時候孟嘗君病了,還病的不能行軍?難道齊國除了孟嘗君再沒有別人能作統帥了?
楚懷王不知道齊國發生了什麼,但是他肯定一點,一定是齊國的態度含含糊糊,還是和秦國有關係!
誰不知道齊湣王娶的夫人是秦女?
但是按照國家利益來說,他也不能這麼糊塗啊!
可是他的行為卻印證了楚懷王的猜測。
楚懷王唯恐齊國和秦國繼續親密來往下去,於是派出使者和孟嘗君來往,締結友好關係。不管將來如何,齊國這個大國,楚國是必須要拉住的。
在齊國,由於孟嘗君的崛起,也在發生新的變化。
誰都知道,蘇秦憑藉倡導合縱的功勞擔任六國相國,風光無限,從齊宣王時候蘇秦在齊國那就是炙手可熱。
樹大招風,嫉妒蘇秦的人不在少數。
眼看著蘇秦就這麼在齊國呼風喚雨無所不能,這些嫉妒的人還偏就沒什麼辦法。好容易等到齊宣王去世,齊湣王即位,沒想到蘇秦還是炙手可熱。
這人怎麼能這麼好運呢?
終於,孟嘗君的一次關鍵性勝利贏得了齊湣王的高度讚賞。這讚賞也讓別的人忖度,蘇秦,是不是失勢了?
蘇秦的確有才華,有毅力,他能夠不屈不撓,憑藉自己的智慧改變了天下形勢,使得懵懵懂懂擴張勢力的諸侯能夠結為統一戰線,對抗剛剛崛起的秦國,不能不說蘇秦的確非常有能力,在當時是首屈一指的頂尖人才。
但是蘇秦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