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聲令下,百姓們將即墨城挖開了十多個大洞。
緊跟著,火把點燃了牛尾的麻葦,牛群受到驚嚇,沒命的從洞裡鑽了出去。
對面正是燕軍大營,正在休息的燕軍忽然看見一千多頭憤怒的公牛,而且還都裝飾的和要參加萬聖節似的,人人驚慌。無數燕軍慘死在牛頭上的利刃下,或者為牛群踩踏。
五千人跟在牛群后面進行了壓倒性的攻擊,田單還命令即墨城裡的老幼婦女敲鑼打鼓的助陣,燕軍死傷無數,而騎劫也被田單一戟刺死。
在田單導演的這場由憤怒的牛群轉化的群體性事件中,即墨之圍告解。
田單並沒有沉浸在勝利中,而是接著即墨勝利的威風趁機反攻。之前被燕軍攻陷的齊國屬地,聽說燕軍慘敗,連大將都被田單殺了,無不背叛燕國,重回齊國。
這場勝利來得很快,也很突然,但是絕對是田單勇氣和智慧的結晶。曾經被燕國佔領的七十座城池重新歸為齊國所有。要讓大國滅亡,不是那麼容易的。
將軍們跟隨田單南征北戰,都願意奉田單為齊王,但是田單卻說,現在齊襄王就在莒城,我怎麼能登基為王呢?田單派人去接齊襄王回臨淄,王孫賈親自為齊襄王駕車。
一個被迫逃亡的故事,就要結束了。
在臨淄,齊襄王安葬了父親齊湣王,並且選定日期告於太廟,這場齊國的浩劫,終於結束了。
齊襄王非常明白,沒有田單,齊國早晚將落入燕國之手。他非常感激田單,稱呼田單為叔父,並且封田單為安平君,食邑萬戶。
之後齊襄王論功行賞,王孫賈被拜為亞卿,而太史敫的女兒則被立為王后。但是太史敫知道了女兒和齊襄公私通的事情非常憤怒,他居然無視齊襄王,發誓和女兒終身不再相見,甚至連齊襄王賞賜的高官厚祿都堅決推辭不受。
齊襄王登基不久,想到了一個人。他相信,有這個人在,齊國的這場災難根本不會發生。現在災難雖然過去了,但是這個人沒有回來,保不齊將來還會發生什麼事情。
齊襄王擔心的正是孟嘗君。
孟嘗君在力主魏國加入討伐齊國的戰鬥之後,讓相國之位給公子無忌,後來公子無忌被封為信陵君。孟嘗君退居薛地,和信陵君、平原君時常往來,關係很好。或許在孟嘗君的心裡,他是痛恨齊湣王的,痛恨這個昏庸自大的君主。但是自己成為讓祖國破國的關鍵人物,這也是孟嘗君所不能面對的。
是誰把孟嘗君逼成了齊國的叛徒呢?
所以當齊襄王請孟嘗君擔任齊國相國的時候,孟嘗君堅決推辭了。
有了臨淄之難,孟嘗君怎麼有臉面回到齊國,還擔任相國呢?
但是經過齊襄王的這次邀請,孟嘗君和齊國的關係得到了緩解,經常往來於魏國和齊國之間。
從齊襄王對孟嘗君的態度,也可以看出,他比齊湣王智慧的多。
等到孟嘗君去世之後,由於沒有兒子,所以諸公子都爭著繼承孟嘗君的家產。戰國四公子中最有名望的孟嘗君,也不能避免可悲的結局,最終齊國和魏國滅了薛地,而且還進行了平分。
而燕惠王等到騎劫大敗身死,才明白過來樂毅的重要性。他派人送信給樂毅,承認自己的錯誤,但是樂毅堅決不肯回到燕國。燕惠王真心害怕樂毅為趙國所用,將對燕國不利,於是任命樂毅的兒子樂間為昌國君,封樂毅的弟弟樂乘為將軍,並且加深和趙國的友好往來。
只有失去的時候,才知道曾經得到的是有多寶貴。
趙國和燕國的關係的確加深了,但是樂毅終身沒有回到燕國,而是被兩國都任命為客卿。或許在樂毅的心裡,被懷疑比喪失功業更加不能容忍。最終,樂毅在趙國去世。
樂毅去世之後,趙國出名的大將是廉頗。這廉頗不但勇猛,而且精通兵法,所以秦國多次侵略趙國,都被廉頗擋了回去。這實在沒辦法可想,秦國希望和趙國結為友好發展關係。
貌似和秦國結為友好關係,是一件難度係數比較大的事情。
此時趙惠文王寵信一個內侍,名叫繆賢。這繆賢不但被拜為宦者令,而且經常干預國事。一次有人想賣給繆賢一塊美玉,繆賢看了這美玉,也覺得光彩照人,於是出了五百金買下了這塊美玉。後來繆賢讓玉工對這塊美玉進行一番鑑定,誰知玉工大驚失色,這就是傳說中的和氏璧啊!
當初楚國的相國昭陽由於丟失了和氏璧,就願望是張儀偷得,而且將張儀打的遍體鱗傷。張儀就是由於這個緣故才離開了楚國,到了秦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