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5部分

主要應用在工業商用顯示市場,所以大眾消費者接觸的不多。從技術上來看。裸眼式3D可分為光屏障式(Barrier)、柱狀透鏡(LenticularLens)技術和指向光源(DirectionalBacklight)三種。裸眼式3D技術最大的優勢便是擺脫了眼鏡的束縛,但是解析度、可視角度和可視距離等方面還存在很多不足。

而且在2013年的時候,3d投影技術依舊是沒有什麼特別的進展,依舊是在實驗室裡面。

但是這個時候張若宇告訴自己這件事情,說3d投影技術,著實讓林楠吃驚不小。

“3d投影技術是什麼時候出來的。是潛龍科技研發出來的嗎?!”林楠好奇的問道。因為這項技術的難度不是一般的大,這個時候,張若宇突然告訴自己,準備在晚會的時候用這樣的事情。

“一個月前。”張若宇輕聲說道,其實3d技術並沒有林楠想的那樣成熟,所以張若宇並沒有當一回事,而且他又不是搞這個的。所以對於林楠的反應根本就沒在意,以為林楠一貫的反應罷了。

“一個月前,能夠做出什麼樣子的效果?”林楠眉頭輕蹙一下問道。

“其實也沒有特別大的效果,只是將一些簡單的圖影用三維的形式顯現出來。但是效果很奇特,所以跟人的感覺很新穎。”張若宇終於發現了一絲不對勁的地方,那就是林楠的反應和之前的反應似乎有點不一樣。

具體的哪一點,張若宇也說不出來。

張若宇不知道,但是張海華對於這一塊可是很瞭解的。它本身就是技術出身。

對於3d的技術還是知道一些的。

光屏障式光屏障式(Barrier)3D技術也被稱為視差屏障或視差障柵技術,其原理和偏振式3D較為類似,由夏普歐洲實驗室的工程師歷經十餘年研究成功。

光屏障式3D產品與既有的LCD液晶工藝相容,因此在量產性和成本上較具優勢,但採用此種技術的產品影像解析度和亮度會下降。

光屏障式3D技術的實現方法是使用一個開關液晶屏、偏振膜和高分子液晶層,利用液晶層和偏振膜製造出一系列方向為90°的垂直條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