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齊舉起手中長戈,宛若舉起片鋼鐵叢林,槍尖可刺可衝,橫刃可斬可切。
魏武衛是典型的重甲步兵。身上盔甲裝備的繁瑣沉重看上去比普通重步兵還恐怖。但因為精妙玄妙的設計,卻沒普通重步兵那般笨拙,反而更為多變,而且穩重如山更是最基本的要求,以《孫子兵法》中“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霆”的軍事概念為中心。
再加上令行禁止的軍事素質,防禦遠勝重步兵,遠端勝於弩箭兵,衝鋒堪比重騎兵。應變不遜刀劍兵,可謂完美。
這是吳起最得意的作品,比之大秦鐵騎毫不遜色!
“重生為人,自當縱橫天下,便是一統天下的大秦又如何?還不是要再敗於吾手?”吳起不像是一個將軍。更像是一個面白英俊的書生,披著鎧甲。英武異常。
他是比較幸運的,能夠從地獄之中逃出來,作為絕世名將,生前罪孽深重,死後下地獄,一身煞氣沖天,基本很難轉世,地府陰山之後,就是用來鎮壓這些戰魂的。
陰山之後,那是一片黑暗之地,就算是絕世名將,進了那裡,也會慢慢被黑暗侵蝕,最後失去自我,變成沒有意識的古戰魂。
只有那些意志強大的戰魂,才能夠活下來,活得久遠一些,但終究,還是會淪為無意識的魂魄,吳起保持住了意識,等到了無天開啟地府,放出陰山之後的古戰魂,他也是其中之一。
無數強大的戰魂來到東勝神州,奪舍重生,但他們終究不是修士,魂魄蘊含著煞氣,重生之後的壽元,還是凡人的,一旦凡人的身體腐朽,他們的魂魄就會被地府的規則拉扯進陰山,重新回到那個地方,等待著消亡。
這是一片類似戰國的縱橫之世,群雄出世,為自己的信念再次一戰!
新陰晉之戰,吳起以五萬魏武卒,擊敗了蒙毅率領的大秦鐵騎,這一戰,讓大秦帝國壓在諸侯身上的壓力大減。
在秦王不插手的情況下,他們還是有一戰之力的!
周朝沒落,齊國崛起,齊國在大周興盛之時就已經存在,齊國在諸侯中地位崇高,周成王曾在三監之亂後,使召康公命齊太公曰:“東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五侯九伯,實得徵之。”
齊國由此得到征伐之權,成為大國,建都於青州營丘。
首先建立霸業的是齊桓公,他任用管仲,改革內政,使國力強盛。
又用管仲的謀略,以“尊王攘夷”為號召,聯合燕國打敗了北戎;聯合其它國家制止了狄人的侵擾,“存邢救衛”。
齊國與魯、宋、鄭、陳、衛、許、曹諸國聯軍侵蔡伐楚,觀兵召陵,責問楚為何不向周王納貢。楚的國力也很強盛,連年攻鄭。
但見齊桓公來勢兇猛,為儲存實力,許和而罷。以後,齊桓公又多次大會諸侯,周王也派人參加會盟,加以犒勞。齊桓公成為了春秋五霸之首。
齊國稱霸中原時,楚國向東擴充勢力。齊桓公死後,齊國內部發生爭權鬥爭,國力稍衰。楚又向北發展。
宋襄公想繼承齊桓公霸業,與楚較量,結果把性命都丟了。齊國稱霸時的盟國魯、宋、鄭、陳、蔡、許、曹、衛等國家,這時都轉而成了楚的盟國。
正當楚國想稱霸中原之時,冀州的晉國興盛起來。晉公整頓內政,增強軍隊,也想爭當霸主。這時周襄王被王子帶勾結狄人趕跑,流落在外。
晉文公以為是“取威定霸”的好機會,便約會諸侯,打垮王子帶,把襄公送回王都,抓到了“尊王”的旗幟。後晉楚兩軍在城濮大戰,晉軍打敗了楚軍。戰後,晉文公在踐土會盟諸侯,周王也來參加,冊命晉文公為“侯伯”。
晉楚爭霸期間,齊秦兩國雄踞東西。五十年後,楚聯秦,晉聯齊,仍是旗鼓相當。但爭霸戰爭加劇了各國內部的矛盾,於是出現了結束爭霸的“弭兵”。
十年後,宋國約合晉楚訂了盟約:彼此不相加兵,信使往來,互相救難,共同討伐不聽命的第三國。
又五十年,晉楚於鄢陵大戰,楚大敗,晉國稱雄,後韓為趙三家分晉。
當晉楚兩國爭霸中原時,長江下游崛起了吳、越這兩個國家。晉為了對付楚國,就聯合吳國。吳、楚之間多次發生戰爭。
吳國大舉伐楚,節節勝利,一直打到楚都。從此,楚的國力大大削弱。在晉國聯吳制楚時,楚國則聯越制吳,吳、越之間戰爭不斷。
吳王闔閭在戰爭中戰死,其子夫差立志報仇,大敗越王勾踐,並率大軍北上,會諸侯於黃池,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