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嬤嬤嘆息,“千里之遠,太太能做什麼,不就是當做什麼都不知道。即便要做什麼,也要等老爺明年回京述職的時候再說。”
“說的是。對了,二哥哥該回來了吧。”
龔嬤嬤笑了起來,“還是三姑奶奶有心,二爺就前些日子到了京城。風塵僕僕的,在家裡歇息了兩日,這些日子整日在外面跑動,說是拜會各家上峰還有諸位好友同僚。見他忙,太太也沒怎麼過問。就等著二太太回京,給他相看親事。如今二爺也是有官職在身,還是五品。如今說親可比當年好多了。”
陸瑾娘卻暗自苦笑一聲,陸可昱若是真的有心成親,承擔起延續陸家二房嫡支血脈的心思,早就該成親了。他卻巴巴的為了韓珺,不要父母,不要成親,遠走西北之西,一去這麼多年。人家韓珺卻還好好的住在京城,照樣升官發財,娶妻生子。如今他又同韓珺糾纏在一起,真正是執迷不悟,一段孽緣。
陸瑾娘想了想,。對龔嬤嬤說道:“二嬸回到京城後,還請嬤嬤給我帶個信,屆時瞧著什麼時候回去一趟。”
“三姑奶奶何需特意選日子回來,不如等哥兒做寶日的時候回來,豈不是光明正大,也免了王府有人說三道四。”
陸瑾娘一聽,頓時一喜,“嬤嬤說的對,我倒是忘了這茬。孩子沒多久就要做百日,屆時回去自然合適。”陸瑾娘打定主意,定是要再回一趟孃家。
說了會閒話,陸瑾娘這才問到周姨娘身上,“嬤嬤,周姨娘這些日子沒給大家添麻煩吧。”
“三姑奶奶放心,姨娘這段時日本分的很,並不曾做多餘的事情。六爺也很好,跟著夫子讀書,很是用功。”
陸瑾娘放心下來,當初那一千兩好歹起了點作用。“還請嬤嬤幫我看著點姨娘,她若是鬧騰,別顧忌著什麼臉面。照著規矩來就是了。想必六弟那裡也是這麼想的。”
“三姑奶奶放心,奴婢曉得了。”
陸瑾娘拿出一個荷包來放在龔嬤嬤的手上,龔嬤嬤推辭不過,收了下來。如此更是同陸瑾娘保證,定會將事情辦好,不會讓周姨娘亂來耽誤了陸可明的前程。
再次回到席面上,席面已經接近尾聲。竇家自家養了戲班子,戲臺就搭在水榭處。大家移步去水榭聽戲。去的路上,秦氏特意和陸瑾娘走在一起,“你問的事情龔嬤嬤都說了,你放心,你姨娘那裡我會好生看著,這不會讓她影響了老六的前程。”
“多謝太太。姨娘那人不識字,見識有限,性子也有點左,還請太太多多包涵。若是她做出真麼過分的事情,太太也別姑息,照著規矩來就是了。”
“我曉得的,你安心吧。老六是個有出息的,將來未必不能金榜題名,屆時我們陸府又多了個進士,陸府門第自然更加榮耀。這是關係到陸氏一族的大事,自然不會讓人壞了老六的前程。”秦氏鄭重說道。
陸瑾娘點頭稱是。就如秦氏所說,陸可明若是真的中了進士,那麼陸氏一族自然不可同日而語。到那時候沒人再會說陸家是暴發戶,沒根基。就好比一般的寒門子弟,若是了中了進士,都是全家雞犬升天。更何況陸家這樣書禮傳家的人家,別人自然更高看一眼,陸家的交際圈子也會跟著更進一步。其實這種情況在陸可信中進士的時候已經有所改進。早不是當年祝家退親時候的陸家。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周姨娘鬧事,影響了陸可明的前程,就是秦氏彈壓不住,族老們也會出面彈壓。陸可明的前程不光是關係陸可明一個人,更是關係到陸氏一族的前程。這比嫁女兒攀高枝來的更有底氣,對一個家族來說更有好處。
大家坐下聽戲,陸瓊娘挨著陸瑾娘,小聲問道:“三姐姐之前離開那麼長時間,去了何處?我讓人去找三姐姐,都沒找到。”
陸瑾娘心頭一驚,若無其事的笑道:“能去什麼地方,不過是在竇家的花園子裡面逛了一會,看了一出好戲罷了。”
“什麼好戲,同我說說。”
陸瑾娘思慮一番,隨口說道:“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只是關係到人家姑娘家的名譽,還是不說的好。”
“三姐姐就是不說,妹妹也知道。是不是寄居在竇府的那位表姑娘又惹出什麼事情來了?”
陸瑾娘驚訝,“此事你也看到了?”
陸瓊娘搖頭,“我哪裡就親眼看到了,不過是聽人說起而已。顧家又不是絕戶,雖然死了男人,可是顧太太名下有兒有女,加上家產都保住了。如今兒子女兒都大了,再住在竇家像什麼樣子?遲遲不肯搬出來去,外面的人都在議論,顧家這是想用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