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檔案給李穆看。
“樓房(2層以上)每平米650元,預製磚結構每平米550元,磚瓦房每平米400元,平方每平米300元,倉庫每平米120元,室外水泥地每平米25元,豬雞舍每平米50到100元,塑膠大棚每平米25到30元旱田每畝1。3萬元,水田每畝2萬元,菜田每畝3萬元,基本農田旱田每畝1。76萬元,水田眉目2。64萬元,菜田每畝4。4萬元”看到這裡李穆這個後悔啊,他幹嘛不早些找人把自家的田轉成基本農田呢!雖然說轉成基本農田在歸屬上面會有些麻煩,可是架不住錢多啊。黃益可是開了好幾百畝的菜地呢,外加50多畝的稻田。一畝差一萬,這就是好幾百萬了呢!
“李老闆你那兒是高科技養豬場,當然都要按照最高的算。”鄭科長說,“鋪了水泥的地方,全部都按照樓房算,豬舍也不例外。那些田嘛,肯定是配套措施,全都按照4。4萬最高標準賠好了。”說著他翻到後面幾頁,“李老闆那兒有很多林木,這個大家都知道的。裡面基本都是松木,這個大家也都知道的,裡面不少也是老樹,都是41年到70年的,就按照這個標準賠好了。”
李穆一看,41到70年的紅松林木補償費是每畝16800塊錢,是最高的了。其他楊柳榆槐什麼的,1…3年的每畝1200,4到13年的1800到3600,然後到了20年以上,價格還要下降。還有柞木、落葉松什麼的,每畝都是一到幾千塊錢不等。其實李穆那兒多的是沒有開發的雜木,松樹並不佔主要地位。
“李老闆你怎麼不種多一點果樹呢,果樹可以按棵賠的啊。”鄭明靜很是可惜,“還有這些道路啊,電話線啊,農田水利灌溉設施啊,都是按照最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