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了搖頭,說的是很好聽,其實這不就等於是市政府一分錢不出,就要平白拿到經適房。土地費用雖然是免了,可是稅收沒有免除呢,通水通電通路什麼的也不知道幹好沒有。和經適房建在一起的小區,價格也高不到哪裡去。而且給上上下下各階層官員的分潤,也是少不了。那幾億塊錢,等於只是買了一個准入資格,太不划算了。
再說了,經適房幾乎就是腐敗的代名詞,明面上的准入條件,嚴格到無法接受。比如說上輩子省城的經適房,賣5000塊錢一平米,可是隻有家庭平均收入低於2500塊才有資格申請,有哪一個只有2500塊錢年收入的家庭買得起這樣的經適房呢?在官員內部,卻又是另一種狀況,他們透過買戶口,偽造資料等等手段,一個人就可以買十幾間經適房,然後用於出租或者轉賣。
雖然這和地產商沒什麼關係,不過人民群眾可不管,發現經適房的貓膩之後,肯定是民意洶湧要求一查到底,紀委不想多查官員得罪人,肯定就抓住地產商的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大做文章。李穆當然不怕,可是也不想牽涉進去這種麻煩之中。“經適房這種東西,我一向都不贊成,又麻煩,盯著的人又多,還弄不到多少錢,一不小心就得弄幾個人進去。要搞福利還不如公租房呢。”李穆說。
“我也是這麼覺得啊!”宋書記一拍大腿說。李穆心中暗笑,你當然就是這麼覺得的,這就是上輩子宋書記和某個親信喝酒時候傳出來話,雖然李穆不知道原話是怎麼樣的,意思大概就是這樣沒錯。說完以後宋書記又犯愁了,“除了經適房專案以外,小穆你還有什麼想要的?”地產商當然想要土地,可是今年明年都沒有什麼特別好的土地推出去啊,小的李穆肯定看不上眼,大的開發週期又很長,李穆現在資金都有些緊張了,也不知道會不會要。
“河北那塊地”沈市長提醒了一句。河北說的當然不是河北省,而是清水河之北的簡稱。清水河名字好聽,其實是一條臭水溝,上游養殖場遍地,中游工廠林立,下游生活汙水全都倒了進去。它橫穿省城東南部,離市中心很近,不過因為實在是太臭了,河岸兩邊的住宅商鋪,朝著清水河那一面,永遠都不能開窗,所以價格一向不高。
秋冬天氣冷,關著窗戶還沒什麼,春夏天氣熱,關著窗戶不能透氣,那可就難受了。省城春夏長吹南風,可想而知,清水河南邊的地塊,價格會怎麼樣。“那塊地啊,倒是可以。”宋書記卻是點了點頭,對李穆說,“我們這一次搞衛生城市,其中一個專案,就是要把清水河河面用水泥完全覆蓋,讓它變成暗河,這樣就不會發臭了。清水河兩邊的土地都會大大升值,那個地塊就變成好地了。”
“原來我們是打算治理的,可是一算那錢,上有的養殖場,中游的化工廠,下游的住宅區,光是搬遷就不知道要花多少了。”沈市長搖頭說,“上有的養殖場還好辦,說他們不夠環保趕他們滾蛋就行。可是化工廠都是有背景的,要趕走就沒那麼容易了。最難搞的還是下游的生活垃圾,幾萬戶居民,你說不讓人家住,那肯定是不行的,要建立一個汙水回收處理設施,那可得花多少錢啊?找了專家論證了好久,最後決定做暗河。”
李穆搖了搖頭,暗河可不是一個好主意,錢花了,外表也好看了,也沒有那麼臭了,可汙染還在那裡。最重要的是,加了蓋子以後,清水河的河道就大大縮窄了,排水能力減弱了好幾倍。平時倒也沒什麼問題,可以一遇上下大雨,周圍地下水道倒灌,清水河裡面的汙水可不是那麼好消受的,又臭又髒,沾上了洗幾十遍都洗不乾淨。
偏偏2011年省城這兒雨水多,經常是隔幾天就下一場大雨,清水河兩邊的居民,就經常穿著雨衣水鞋,渾身發臭的奮力打掃衛生。和兩邊的地價,卻還是一路高升,用地產商和地產中介們的話來說,又不是經常下大雨,過幾年就好了嘛,再說要淹也是淹一樓的,和別的樓層沒關係。還經常有不知道這回事的煞筆,看著這裡離市中心比較近,樓價相對來說又不高,還來這邊買房子。
李穆可不會做這種事情,實在是太坑人了。任誰花了自己一輩子(或許還要加上父母一輩子)的積蓄,買了一間臭氣熏天一年又一兩個月沒法子住人的房子,只怕都會把開發商從父母罵起,一直罵到祖宗一百八十代。搖了搖頭,李穆說:“這樣不太妥當,這個河道嘛,還是慢慢治理的好,加蓋子雖然立竿見影,卻是邪道啊。”
可他還沒有說出下大雨的事情,那邊宋書記就自作主張了,“哦,原來是這樣啊,那我明白了。清水河的事情你儘可以大搞,我們市委市政府會全力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