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點極微弱的光亮,楊繼功心頭一喜,腳下不由加緊,這樣又登上了三五十級,眼前突然大亮。
原來石級盡頭,左首石壁問,開著一人來高的一個圓形洞門,天光就是從圓洞門中射出來的。
楊繼功經過漫長一段時間在黑暗中摸索,這一看到天光,有如渴驥奔泉,身形閃動,急匆匆往圓洞中奔入。
這是一間四五丈見方的石室,石室前面,有一道天然的走廊,檻外晴空如洗,天風徐來,使人精神為之一爽。俯首下視,一片如絮雲海,幾點峰尖,露出雲端,有如海中礁石。
楊繼功心中暗道:“自己立身之處,只怕是白鶴峰頂了。”
探首檻外,上下都是光滑如鏡的削壁,這裡是削壁上的一個天然視窗。室中有藥灶鼎爐,和許多練丹的器具,但多已鐵鏽斑斕,可以想見不知經歷了多少年代。
東首壁下,放著一個蒲團,大概只須用手一觸,便成粉末。
楊繼功心頭暗想:“這間石室,不是祖師爺,也該是本門歷代師祖的練丹之處了。”
想到這裡,不覺肅然起敬,整了整衣衫,朝蒲團恭恭敬敬的磕了八個頭後,才站起身來。他這一站起來,發現這堵石牆上,似有許多細小字跡!
走近一看,只見上面寫著:“汝歷盡山腹艱辛,尋抵此室,當系本門已遭遇前所未有之大難。餘創白鶴劍法,原系劍術正宗,光明正大,奇而不譎,是亦餘創立門戶之宗旨。然世風日下,道消魔長,為必然之勢,後世武林,亦將漸趨新奇,日以殘殺為務,武學本以衛道,反之則逞殺伐,旁門左道,乘勢而與,本門劍法,終將不足自保。予有鑑於斯,特在壁間,留三舞、四破之法,庶以延續本門而勿墮,汝其慎之,白鶴子勒石。”
這是祖師白鶴真人親筆!
楊繼功看的心頭甚是驚異,祖師爺遠在三百年前,就已看到了日後本門必將遭遇大難。
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