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上用了,效果確實可以治病痛的。
“周兄弟,不知你可有功名?”便服的皇帝陛下問道。
磬音跟他說,她名為周詩華,字酒卿。小妹蕭磬音是從母姓。
“尚未有功名。”磬音笑眯眯的說道。
太宗皇帝對她明顯有好感,覺得此人有前途,說話得體,文采風流,是個好苗子。
磬音和皇帝談天說地。李二陛下的確是歷史上所有皇帝中學識最為淵博的一位。跟他聊天的確是一件增長見聞的趣事。
以往磬音覺得自己看的書已經夠多的了。大概什麼都知道一點了。沒想到和他這麼一談,倒有了一番新的收穫。
兩人都是受益良多。磬音在不影響歷史程序的前提下,對一些東西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太宗也一一點評詢問。
所以才會有上面的對話出現。
磬音微微一笑,道:“李大哥,小弟雖無功名,但卻不是考不上,而是志不在此。”
“哦?為何?”李世民微微有些詫異。不想做官的人不少,但是像他這樣年輕的,正是一腔熱血(就是最好忽悠的那種年紀)做官欲極強的時候。
“說出來不怕大哥笑話。我這個人是極為懶散的。適應不來官場。”磬音答道,“而且,我從小被我爺爺寵慣壞了,一向喜歡他那閒雲野鶴的性子。流連在我大唐無限的美景之中。好不快意舒暢!”
“又是一個閒雲野鶴的!”李二陛下慨嘆道,“這年頭怎麼那麼多去做閒雲野鶴的!你們這些大夫啊!”
磬音略略沉吟,反應過來他應該是在說藥王孫思邈。不由心生嚮往。
孫思邈的《千金方》她曾經在後世讀過,再加上他的事蹟,曾一度讓某人浮想聯翩。
“李大哥,莫急莫急”磬音笑道,“人才會有的。這大唐如此廣袤的疆域,能人異士如同繁星一般。只要當今陛下動動嘴皮子,上門來的絕對很多。也不差我這一個。”
動動嘴皮子?太宗陛下腹誹,他著嘴皮子已經動了一下午了。也就動出來一個閒雲野鶴。
“大哥可知道我這名字的意思?”磬音指的是‘周詩華’這個名字。
“還有和典故?”
“典故不敢。”磬音眼睛一彎,“只是家父曾經說過的一句話:‘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詩酒趁年華?”太宗咀嚼一番,頓笑道,“酒卿非九卿,詩華非詩華唉真是的。”
一百五十章 崑崙之變(上)
排名掉了
人也少了
心痛啊飄啊
~~~~~~~~~~~~~~~~~~~~~~~~~~
大唐最尊貴的兩個人走後,一大票人湧進來,搬上太宗皇帝下賜的種種禮物,還有一塊御賜的名一匾額。磬音和周浦然一笑置之。知道還有後文,也不甚在意。
兩人生活平平淡淡,但也很新奇。畢竟周浦然脫離人間久了,對風俗變換都不甚了了。磬音倒是在天朝生活了幾年,但是畢竟也不是大唐,很多東西也不一樣。畢竟,看書和真正經歷總是不同的。
果不其然,在上次皇帝夫婦來訪過後,周浦然又被招進宮中治療長孫皇后的。說起長孫皇后,讓磬音不由得想起史書上對她的評論:坤載萬物,德合無疆,履中居順,貴不可言。
只可惜這等千古一後走得如此之早。在她以後也無人能夠超過她在太宗皇帝心裡的地位。就算是以後的武惠妃亦是如此。
她得的是氣疾。是一種拖拖拉拉的病,基本上不可根治,只有挺著,挺到那一天不行了,只有與世長辭。
再加上長孫皇后又是個心思重的。一手支撐著李世民的後宮,並且管理的井井有條,表面上風平浪靜。這著實是不容易的一件事情。
所以她之所以去的早,也有一部分是操勞過度的原因。
若是周浦然要治好長孫皇后,也只是舉手之勞。只可惜,天命不可違。這長孫皇后的陽壽就是三十六年。周浦然要做的,也只是減輕她的病痛罷了。
若是長孫皇后還活著,太宗能活多少年那也是個迷。
此時已經是十二月份。天氣寒冷起來。屋外樹上的枝葉也差不過落完了。冬天在這蕭瑟中改變著這個小小的青陽鎮。
“回來了?”磬音見周浦然出現在屋內,詢問了一下長孫皇后的病症。
“唉果真是天命難違。”周浦然搖搖頭,“只能減輕她的痛苦,讓她過得好些。就算我現在治好了她,到那一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