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少林寺有名的“齋飯牆”,全是選上等的好米煮成的齋飯做材料,用珍貴的藥材合著黑米、桂圓、大棗等熬成的稠粥攪拌,再運來砌成了“牆”的,經過日久的風乾,竟然並不發黴變質;
至於另一堵有酒味的“齋飯牆”,卻是在裡面新增了一種叫“醉果”的果實,久而久之,米飯也發了酵,居然酒氣熏人。
這“齋飯牆”用料奇特,又是依照特殊的配方調製而成的,因而多食自能祛病延年、壯筋韌骨,對於靠習武來打熬體魄的人來說,實是極為難得的營養之物。如此珍貴的“齋飯牆”當然不是任意一名僧人都可以品嚐的,也只有能獲准進入這“木人巷”的弟子才有此口福。寺裡有規定,進得“木人巷”闖關的武僧一律不得攜帶武器、食物,只有打完第一個關口才能在“齋飯牆”前進食,最多的可以在巷子中逗留三天,若是自恃藝高者,也可以一天之內就遍闖三關。
這些規矩喬鋒當然不可能知道,而少林僧人打這“木人巷”的時間從來都是五年才舉行一次,所以這期間也不可能有人在裡邊走動,他儘可以自由自在在此愛呆多久留多久。於是,喬鋒在吃飽喝足之後,也有了幾分醉意,便盤膝而坐,默運起“指元功”呼呼大睡起來,而那些“齋飯牆”裡的藥劑和他體內的“真元內丹”卻又在這睡眠的過程中,一點點地化解,並被一點不剩地吸收了。
通常,來這木人巷裡打關的武僧,考慮到體力和精力的原因,又受時間限制,往往不敢在這裡坦臥時間太久,常常是運氣做一番調息之後,便又接著去打下一關,因而打過這三關之後,大多都累得皮鬆筋軟。像喬鋒這樣的,心裡沒有一丁點壓力,且能不分白天黑夜就地歇息,功力還一直在不斷增進的,這麼多年來還是第一個。
他這一覺醒來後,也不知道睡了多久,更不知道是白晝還是黑夜,伸展著胳膊腿兒,自覺全身舒坦,真氣四下流溢,忍不住張嘴呵呵大叫了幾聲,滿巷子迴響。
當下走上前去,又摸出火器來點著了那兩盞燈,才把火器揣好,就見左右同時竄出一個木人來,衝著他打去,出招竟是比先前碰到的木人要凌厲得多。喬鋒向前翻了一個跟頭,躲了過去,叫道:“哈,這要兩對一麼!”腳跟才著地,又有兩個木人衝出了石洞,同時朝著他擊去。
原來,這拳腳巷、兵器巷、暗器巷各自所屬的三十六個木人,也是分工不同的,前面的十八個木人的進攻範圍有所限制,所以闖關者尚可以跟它們單練。但後面的這十八個木人的機簧卻放寬了進攻範圍,一見有人闖入,便會整體發動。昔年設計這“木人巷”的度安禪師考慮到要給闖關者一個適應的過程,所以才使木人陣的佈置從易到難,從簡到繁,每一個進來闖關的人事先都會被告知這些規矩,只有喬鋒這個半道殺出來的“程咬金”才被矇在鼓裡面。這場惡鬥好不激烈,喬鋒被四個木人圍在當中,接了左邊的“伏虎拳”,右邊的“譚腿”又踢到,格開前面那個的“青龍出海拳”,後面的“護身流拳”又到,恍惚中,也不知道捱了多少下。
幸好他生性就是個膽大的人,犟性一上來竟是越打越勇,越打越清醒。打到後來急中生智,藉助“豹拳”的靈活多變的身法,五指如鉤銅屈鐵,並不去硬拼,而是借木人“伏虎拳”之猛力,打木人“青龍出海拳”之遊蕩曲折;
借“譚腿”之辛辣,破“護身流拳”之圓柔。鬥得緊急處,他瞅準了四個木人拳術中的弱點,各個擊破,終於迫使這四個木頭師兄“認輸佩服”,退回了石洞去。
接下來,喬鋒整整用了兩倍的時間,才將後面的這十八個木人打敗,雖然身上也受了些傷,但並無大礙。經歷了這一場惡鬥,他終於領悟了“以意導引動作”的要旨,要講“眼與心合,心與氣合,氣與身合,身與手合,手與腳合,腳與胯合”六合,又要“以柔克剛,剛柔並濟”。對照在青龍潭石室裡,志明禪師跟他說起的“心意把”的要旨來,原本覺得有些含糊的地方登時也豁然貫通。
他打完了拳腳巷,見前邊的巷道轉了個彎,又向偏左通下去。而就在那轉彎處,又有兩道斷壁,石棚上照舊垂下一朵石蓮花來,心下大喜,想道:“這裡可吃的東西如此多,就是在此住上個三兩年也沒什麼問題。”
於是上前接了水喝,又從“齋飯牆”上取來米餅吃,這次的味道居然跟先前吃到的不一樣,多了些辛辣的氣味。
他可不知道,接下來要闖的便是“兵器巷”了,所以這齋飯裡邊所加的藥材也就起了變化。另一面“齋飯牆”裡面也加了“酒果”,只把喬鋒吃得眉飛色舞,不亦樂乎。之後,他又盤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