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8部分

無比,屹立風雨數百年,稱為倭城。

明軍大勝後,兵部尚書兼薊遼總督邢也藉機大調軍馬入朝,眼下在朝明軍的數量,已經達到五萬之多,或許可以反攻了。這些時間內,總督邢與經略楊鎬,還有總兵麻貴在內,日夜在王京商議反攻之事。

對於此事,黃來福是知道的,這就是接下來的蔚山之戰。歷史上的蔚山之戰,明軍謀劃多時,且傾海內之力,合朝鮮全國之眾,最後先勝後敗,至是潰散,死傷近兩萬人,朝野無不嗟恨,希望自己到來後,能改變這個結局。

最後麻承詔還談起了楊元之事,楊元苦守南原不利,與棄守全州地陳愚衷一起,現己被押往遼陽問罪斬首。眾將私下都認為楊元是非戰之罪,當時他面對十數倍的敵軍,就是神仙也沒辦法啊。黃來福在寧夏時也與楊元有數面之緣,眼下聽說楊元被斬,也是不勝唏噓。

最後宴罷,宿。

朝鮮禮曹官員欲招妓生服侍黃來福,他道:“天將遠來,小邦無可為奉,止有女樂數輩奉歡。望天將容其奉侍,庶少盡微意!”

黃來福以高麗女子矮胖無姿色,婉言謝絕之!

休整五日後,大軍己經恢復過來,黃來福才領軍進漢城。一路而行,山西軍精神抖擻,兵甲極盛,路旁朝鮮人無不驚畏,低聲議論這是上國哪一隻軍隊。

不過一路而來,黃來福卻是發現漢城周邊非常破敗,田地凋零,許多幾年前被日軍燒燬的房屋還沒來得及復建,特別是路旁拖兒帶女的難民們觸目皆是。今年朝戰又起後,一股股的朝鮮難民從平安道等地湧入京畿道,日軍在南邊的屠殺,己將他們嚇被了膽。

第二次朝鮮戰爭爆發後,日軍一路燒殺搶掠,遠勝當年之役。據日軍隨軍僧侶慶念和尚在其所著《朝鮮日記》記載,日軍但凡見到身著白衣之人(朝鮮人平日衣著),不論男女老幼,盡皆砍死。村莊盡被焚為平地。手段殘忍,行徑野蠻,令人髮指。

九月時,日本人雖然敗退,但其酷愛燒殺搶虜掠的熱情卻不見稍減。九月十九日,剛吃敗仗的黑田長政軍便殺害數千朝鮮平民,並割下他們鼻子請功。二十六日,吉川廣家更殘忍地割取了一萬餘朝鮮人鼻子。作為虔誠佛教徒地加藤清正在退往蔚山途中,更一把火燒燬了附近一座古老地名剎佛國寺。

日軍在國內軍紀較好,但在朝鮮國時,卻是露出了野獸的本性。

大把的難民湧入京畿道,朝鮮政府根本來不及救濟,不斷有人死於飢餓與瘟疫。史料記載,曾有一明軍士兵大醉,於漢城街頭嘔吐,餓急的朝鮮民眾竟爭搶嘔吐物中地殘渣吃,場面令人難忘。

眼見那些圍上來的朝鮮難民個個面黃肌瘦,形容枯槁,狀如惡鬼,不時向大軍伸出了枯乾地手,在前開道地朝鮮軍兵不時驅趕,黃來福嘆了口氣,令何如鎮向他們散發一些行軍乾糧。

看著那些搶爭成一團地朝鮮難民,那些

朝鮮禮曹官員羞愧之餘,連連感慨:“上**馬真乃師!”

黃來福淡淡道:“朝鮮乃我大明藩屬,今倭人懲兇,屬國百姓逃難,吾救濟災民,也是我皇皇恩浩蕩之意!”

那禮曹官員連連點頭。

大軍行進四十里,至安成館,己近王京。朝鮮國王李又遣派禮曹官員前來問安,京畿道首領官崔敬身在館內相迎,設宴擺酒,不過這些酒食比起在大明來,自然是粗陋了許多。

黃來福下令大軍暫事休息。

宴後起程,很快,大軍便到了漢城西大門外地迎恩門處,總督邢,經略楊鎬,還有總兵官麻貴等諸多大明軍將,己在此相候。還有朝鮮國禮曹從事官,兵曹的判書等人,都一同陪同相迎。

在迎恩門的後面,有一座慕華館,往常這裡是朝鮮國專門迎接中國使臣之所,大明使臣來時,不僅須奏樂,朝鮮王世子還必須親來慕華館恭迎。當大明使臣返國時,亦由朝鮮國百官立於慕華館門外,行莊重之再拜禮。

邢與楊鎬二人,先是在慕華館居住,謀劃軍務,後改移王京城內的太平館。聽聞黃來福到後,便一同出城相迎。對於黃來福,二人早己是聞名己久,心下好奇,況且萬曆皇帝有嚴令,一定要重待黃來福。

二人知道眼下在朝大軍糧餉多是黃來福籌備,也為了在朝鮮人面前顯示大明軍隊上下一心,鼓舞人心的緣故,二人便擺下姿態,一同出城相迎。

至於麻貴,黃來福是以前他見過的,對這個年輕人,他一向很有好感。

旗手不斷將黃來福大軍己至何處的訊息傳來,很快,便見旌旗雲蓋,鐵蹄震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