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著想!”
小西行長一怔,道:“貴使這話是何解?”
那大明使者看了看小西行長四周,小西行長咬了咬牙,揮手讓親將們下去。
這時那大明使者才笑道:“我家大人曾有言貴國之事,貴主豐臣閣下己死,留下一子,年不過五歲,其輔助的德川家康、前田利家、上杉景勝、毛利輝元、宇喜多秀家等五大老都是權臣,主少臣強,難保那些大臣們不會生出覬覦之心,將來兵火再起,貴國不安,我家大人也是憂慮啊,貴國地穩定,兩國的和平,才是我家大人願意看到地!”
他呵呵笑起來,道:“聽說小西殿精通商貨之事,我家大人也是頗感興趣,或許將來可以合作發財呢!”
小西行長震驚無比,沒想到那黃來福對自己國內之事如此瞭解,這些事情,就是很多日軍高階將領也不瞭解,這黃來福萬在千里之外,卻瞭解了,這真是不可思議。而且他還直言不諱地說及商貨之事,渾沒有別的唐人地矯情這個黃來福是個什麼樣的人?
“豐臣閣下對小西殿恩重如山,小西殿不會願意看到將來少主人被人欺凌吧?”
那大明使者淡淡地笑了笑,他從懷中取出一份手書,道:“這是我家大人給小西殿地書信,他言道,明日兩國的親善,才是附合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將來要是小西殿領這一萬餘精兵回國,護衛少主安危,穩定國內局勢之餘,也能讓人另眼相看不是”
正文 第241章 徵日
16K小說網 更新時間:2009…11…24 0:49:35 本章字數:3732
說順天城己是舉手可得,不過一是黃來福不願意自己謂的犧牲,二是在黃來福的打算中,他勸說小西行長投降,也是為了將來佈局日本的考慮。
黃來福認為,將來日本國保持著統一而虛弱的狀況,是附合他黃來福與大明利益的。不過這其中的佈局,還是需要小西行長來參與。
而對於小西行長來說,不論是為了眼下的生存還是將來回日本時少主的安危,對黃來福投降,都是唯一的一條路,黃來福己經保證了他與部下們的安全,不論黃來福保證是真還是假,他都己經沒有選擇了。
萬曆二十六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小西行長領順天守軍一萬四千餘人,出城向黃來福投降,如此,歷時七年的萬曆朝鮮戰爭結束,餘下的,就是經營日本之事了。
黃來福下令將所有的日軍俘虜都關進了集中營,對他們的安排,以後再說。而此時,明朝大軍全勝的訊息早已傳遍朝鮮各地,朝鮮舉國若狂,幾年的殘酷戰爭,終於全部結束了,各地是載歌載舞。捷報傳回大明京師時,萬曆皇帝也是大喜,下旨嘉獎,併發帑金二十萬兩犒師。
很快的,黃來福接到總督邢與朝鮮國王李的賀信,並讓黃來福將大軍駐紮在原地,領著一干東征將領及一部分親兵趕回王京,接受萬曆皇帝的嘉獎聖旨。
十二月十五日,當黃來福來到王京,朝鮮國王李親自來到城門口迎接,進入王京城時,城內的百姓也是傾城出動,出來歡迎黃來福等人。當晚,朝鮮王宮裡舉行盛大的晚宴,為朝戰勝利慶功,席中,今日剛到的明使宣讀萬曆皇帝聖旨,對東征諸將的功績給於褒獎。
包含朝鮮國王李在內,全部都跪下聽旨,山呼萬歲,聖旨宣讀後,便是晚宴開始。
坐在黃來福身旁的是朝鮮國王李庶次子李琿,當時人稱光海君,便是李之後的朝鮮國王,此時他二十三歲,說起這李琿,也是個人物。
萬曆二十年第一次朝鮮戰爭爆發後,臨海君李被俘,李倉皇出奔平壤,命令十七歲的李琿攝國事。李琿收集流散的軍隊和義兵,號召通國勤王,振奮了朝鮮的民心軍心。萬曆二十一年,日軍撤出漢城,退守釜山,並將虜獲地臨海君和順和君兩位王子送還,此時,朝鮮國王李已經屬意光海君李琿了。
不過在萬曆二十三年。李冊封李琿為世子。並上表大明請求批准時。答覆是繼統大義。長幼定分。不宜僭差。不許。以後朝鮮國王李幾次請求。大明都是不許。這個事情在朝鮮也是鬧得雞飛狗跳。朝中地北人黨因此分裂。
最後一直到萬曆三十六年。朝鮮國王李病逝。事實上地世子光海君李琿嗣位。並上表明朝。自稱權署國事。請求冊封。萬曆皇帝惡其專擅。不予理睬。不過因為當時女真勢力己經對大明構成了威脅。所以拖延幾個月之後。於是年十月冊封李琿為朝鮮國王。
李琿即位後。朝鮮史料稱其“昏亂日甚。幽廢母后。屠兄殺弟”。也是一位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