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鎮是九邊強鎮之一,全鎮延袤千有餘裡,北拒諸胡,南扼朝鮮,東控福餘真番之境,地位僅次於薊鎮。全鎮原有軍兵九萬四千六百餘員,馬匹七萬七千餘匹。除年節逃故外,現有官軍八萬一千九百餘員,馬匹四萬三千八百餘匹。
這些軍馬,除了國庫撥給的主兵銀十六萬餘兩,客兵銀四萬餘兩外,還有當地的屯糧,還有各種的民運本色豆,民運本色糧,折色銀等,一年需要糧餉近百萬兩。
遼東鎮鎮城及遼東都司所在地都在遼陽,在這裡,有巡撫一員,此時為郝傑。還有鎮守總兵官一員。
自大明決定出重兵遠征朝鮮後,自萬曆二十年八月起,薊州、保定、山東、浙江、山西、南直隸各軍紛紛受命,向遼東方向集結。
宋應昌先率軍抵遼陽城下,12月下,李如松率著自己的兩千家丁,從寧夏到遼陽,經過漫長的旅程後,也到了遼陽,與宋應昌會師,此時援朝軍隊約有不到四萬人。
到了這個時候,只有浙兵吳惟忠部四千人,還有山西鎮黃來福部三千人,還沒有到了。
萬曆二十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公元1593年1月25日,在李如松領軍到達遼陽的第三天。
東北平原一望無際地平原黑土地,雖是天寒地凍,地上卻是不見雪,寒氣直透人心。
“大人,前面己是遼陽地界,再行二十里,就到遼陽城了。”
全軍一片歡呼,他們這隻軍隊,從五寨堡到京師,行程超過千里。又從京師到山海關,經寧遠,廣寧等地,又行程千里,終於到達了。
這25天地野外行軍,行程遙遠,又是天寒地凍的,可說是非常考驗人,好在五寨堡軍隊上下都頂住了,除了一部分馬匹,還有少部分地軍士生病落隊外,餘者大部,都順利地到達。*
黃來福高聲傳下命令:“傳令,大軍加快腳步,到遼陽休息。”
全軍一片歡呼,車馬人流,滾滾向前而去。
五寨堡士兵們都是一人雙馬,此時幾千人放馬急催,可說是蹄聲如雷,聲勢驚人。很快,他們便到了遼陽城下。
此時,遼陽城外,早駐滿了援朝大軍,各大營中,滿是各地來的精兵強將。他們早得到訊息,又會有一隻山西鎮來的友軍到達,他們也不以為意。不過此時聽到蹄聲如雷,慢慢的,從地平線上出現無數的旗幟,跟著一隻騎兵滾滾而來,如此聲勢,各人都是倒吸一口冷氣。
城牆上張望的遼東巡撫郝傑和經略備倭大臣宋應昌也是驚歎道:“這是哪來的一隻軍隊,竟有如此威勢?”
他們旁邊的李如松淡淡道:“看旗號,這是山西鎮的軍馬,統軍之人應該就是山西鎮副總兵官黃來福。”
“黃來福?”郝傑驚訝地道:“可是那位人稱糧神的山西鎮五寨堡黃來福?”
李如松道:“正是。”
宋應昌深思,郝傑驚疑不定。
李如松道:“兩位大人,友軍到來,我們前去迎接吧?”
宋應昌和郝傑又是吃了一驚,李如松為人非常傲慢,郝傑和他相處是最久的,雖然受不了,但也多少了解他的為人,不與他一般見識。
但宋應昌身為經略,但和李如松接觸的短短几天中,己經非常不愉快。好傢伙,宋應昌身為經略備倭大臣,李如松第一次見他時,甲冑不全,只是身著一套便服,對他禮儀也不注重,可說是在宋應昌心中留下了非常惡劣的印象,只是因為要靠李如松打仗,宋應昌才無可奈何。
沒想到就是這樣一個人,竟然會去主動迎接一隻軍隊的到來,這真是奇怪了。宋應昌和郝傑都是心中不悅,以自己的身份,哪能去迎接一個官職與他們相差很遠的武將?只不過李如松說出這樣的話,他們也不好反駁,只好不情願地隨李如松下城了。
到了城下,只見山西鎮的軍馬己經列隊完畢,數千騎兵排成整齊的方陣,一杆杆的黃字大旗,隨風飄揚著,整隻軍隊,有一種無言的威力。旁邊站滿了對著他們指指點點的各鎮軍兵,議論聲不絕。
李如松面不改色,宋應昌和郝傑是越看越吃驚,走到面前就可以發現,這隻軍隊,都是一人雙馬,不說每個騎士身披鐵甲,人人高大魁梧,裝備精良,就是他們身下的戰馬,也是活蹦亂跳,都是良馬。整隻軍隊雖是無言站立,然後壓迫力驚人。而且數千軍馬都是一動不動,只餘刺骨寒意中人馬不時撥出的白氣,顯示出五寨堡軍隊嚴謹的軍紀。
不說宋應昌與郝傑等人動容,就是李如松身旁的五弟李如梅,也是看得驚疑不定,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