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2部分

鐵炮軍的火銃隊在前突擊。有情報認為。明軍的火銃除了黃來福的火器手外。餘者火銃手。其射程和威力。似乎不如日軍的鐵炮隊。

還有日軍的刀劍。鋒利無比。除了戚繼光原為南兵配置的戰刀外。餘者明軍。似乎也是不如。而且日軍此次入朝的軍隊。都是精兵。又人數眾多。不可小視。

最後李如松定下了以大炮對付日軍的鐵炮隊。以黃來福的山西鎮兵。還有吳惟忠領的南兵的鴛鴦陣。來對付日軍鋒利的刀劍。對騎兵衝擊應對日軍步陣的方法。

一切計議己定。當天下午。李如松和宋應昌領著眾將祭天誓師。正要下令全軍出發。這個時候。突然一員親將來報李如松。說遊擊將軍沈惟敬營外求見!

正文 第153章 議和鬧劇、大軍進朝鮮

16K小說網 更新時間:2009…7…17 11:12:47 本章字數:3722

說起來,這沈惟敬倒是個奇怪的人物,八月大明決定出兵朝鮮後,當時明廷要探問日方的真實意圖到底如何。只是當時兵部尚書石星對日方並不瞭解,手下也沒有相關的人才。

因為石星納了浙人李茂之女為妾。李茂有一個同鄉好友便是這沈惟敬。沈惟敬,嘉興人,相貌醜陋,本一市井無賴,然而他有一張利嘴,任何事都能說得個天花亂墜。沈惟敬由於不務正業,年到中年,還是到處遊蕩,最後遊蕩到了北京,整日在北京的各個窯子裡廝混,並與窯子裡的大茶壺叫做鄭四的交為好友。

鄭四曾經在日本對馬島住過很多年,他將在日本所聞所見一一說給沈惟敬聽,沈惟敬記在心頭,又向由鄭四學了一些日本話,便到處以日本通自詡。

這時兵部尚書石星正著急想尋找一位通悉日情的人,剛好李茂記得自己這位同鄉好友是一個日本通,便將他引見給了石星。見了兵部尚書石星後,沈惟敬大喜,更是加油添醋地說起一些所謂日本之事。石星也是大喜,認定沈惟敬確是一個日本通,就授他以遊擊將軍之銜,赴朝與日方交涉。

沈惟敬確是嘴利,萬曆二十年八月,他首先到朝鮮義州,說動了在這裡避難的朝鮮國王李。九月,他又到平壤城,與小西行長談判。當時小西行長為了給明使一個下馬威,以軍士列隊城外,手持利刃。全副武裝,然而沈惟敬面不改色,從容進城。

他的膽色,連小西行長都非常欽佩:“閣下在白刃之中顏色不變。如此膽色,日本國內亦未曾見識。”

萬曆二十年十一月時,沈惟敬又來到朝鮮。與小西行長談判。小西行長要求以朝鮮大同江為界,沈惟敬一口答應。然而宋應昌卻是一口拒絕。沈惟敬不死心,一直磨著宋應昌。他今日前來,卻是聽說李如松己是準備出兵,便匆忙而來,擔心兩國兵火一起。會破壞他的和談計劃。

此時,他又是站在軍營中口沫橫飛。言道不必出動刀兵,他一個人出馬,就能讓日本人退兵。不說李如松和宋應昌二人聽得發呆,就是營中地眾將,也是個個聽得目瞪口呆。

黃來福也是好奇地看著他,從史書上,黃來福知道這個人,達成了外交史上最為荒唐的“雞同鴨講”協議。他一個人,同時欺騙了大明和日本兩方,也算是一個奇蹟。

黃來福仔細打量他。見他年不到四十。個子不高,偏向瘦小。身著絲綢衣裳。一張嘴有若懸河,象商人,象混混,就是沒一點遊擊將軍的氣度。因為沈惟敬是兵部尚書石星的特使,所以李如松才勉強忍住氣,一直聽他說得口乾舌燥,他哼了一聲,道:“你說倭人有意休戰議和?倭將小西行長又如何說?”

沈惟敬道:“倭將小西行長言道,日朝兩國,可以大同江為界,如此,兩國休兵交好,天朝也不用再勞師費餉,可說是兩全其美。”

李如松大怒,道:“你可知大同江在何處?你是在擅通倭人麼?”

旁顧左右,就要將沈惟敬推出斬首,沈惟敬嚇得魂飛魄散,連連跪地求饒。

黃來福心中一動,按在這個時候,宋應昌麾下地行軍參謀李應試,就應該出來阻擋獻計,然而此時卻見不到一個人影。

黃來福出聲道:“提督大人且慢。”

眾人都是疑惑地看向黃來福。黃來福走到李如松身旁,低語道:“暫不殺沈惟敬,可將計就計,陽遣維敬通款,陰出奇兵襲敵。此為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之計。”

李如鬆緩緩點頭,又與宋應昌耳語。宋應昌也是非常贊成,當下他吩咐手下侍從將沈惟敬打入大牢,慢慢處置。沈惟敬逃回一條命,早己全身虛軟,只是感激地看了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