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6部分

。直到後來在邸報上,黃來福才知道了前因後果。

不但山西巡按御史對黃來福的彈劾無濟於事,就是《五寨堡新聞報》也留存了下來,雖說這份報通政司每年要派員下來督查,不過也是例行公事,總之這份前所未有的報紙是誕生了。

萬曆帝對黃來福的這種恩寵,讓很多人憤憤不平,事情鬧得沸沸揚揚的,黃來福越吸引了文人們的注意,關注度己是傳入了江南。而看過《五寨堡新聞報》的影響力後,很多人也動了自己開設報紙的心思。而原先開設民報的人,也同樣動了自己的心思,往常他們的報紙,朝廷控制較嚴,只得轉載與販賣邸報上的內容,禁止自行採寫新聞與評論。不過黃來福都可以整那些花樣,為什麼他們不行?很多人開始偷偷摸摸地搞些報紙的花樣了。

對於自己的彈劾結果,山西李巡按雖然失望,不過他倒不氣餒,還是繼續收集黃來福的罪證,兢兢業業,每月一彈劾,送入京中,不過無一例外的,每次彈劾都是泥牛入海般消失不見了。

對於這次結果,黃來福只是感謝萬曆帝,他知道自己現在最大靠山就是皇帝,因此更是起勁地吩咐報紙為皇帝唱讚歌。還有兵部尚書石星,黃來福知道他一直為自己說話,也吩咐人送去了大批的厚禮。當然這個禮送得比較隱匿。

紛擾中,山西鎮各地己是進入秋收。

現在的五寨堡,不說堡城繁華,就是郊外各農場,也是普遍的紅瓦房,加上連線各地的寬闊乾淨的水泥路,居住條件越來越好。五寨人,早己成為晉西北的富,他們的生活,成為各地羨慕的物件,五寨堡軍戶們,向來是不愁找不到媳婦兒的。而五寨堡雖以農業為主,卻也不過度開墾,只保持著四十萬畝的田地規模,在黃來福的嚴令下,境內綠化也保持得很好,封山禁砍,只准燒煤,放牧也非常有規劃,幾乎找不到別處軍堡黃沙遍地的景象。綠樹搖曳,頗有塞下江南的景象。

又是一年秋收,對於秋季搶收來說,每早收一天,就少避免損失一天。五寨堡各地農場地勢平坦,農田寬廣,己是普遍使用馬推收割機。

一片麥浪中,馬推收割機衝進農田,馬匹推動收割機部位向前行進,麥杆便不斷地被緊貼地面旋轉的切割圓盤刀刃切斷,落於馬車之內。

快速便捷,景色壯觀,不時引來圍觀人群的嘖嘖稱羨聲,每到秋季,不說五寨堡當地人喜歡到農田旁觀看這種景色,就是很多外地人,都是紛紛到五寨堡來看這種西洋鏡,黃來福還有意在五寨堡推出秋季收割遊。

現在的五寨堡民器局,己是製造了大量的馬推收割機,使五寨堡各個農場內,都能廣泛使用。就是在八角堡,老營堡等一些較為平坦的農場中,也有在使用,還有塞外的一些商賈的墾殖農場中,由於土地眾多,屯丁較少,也有商人向五寨堡購買馬推收割機。

不過遺憾地是除了這些地方外。五寨堡周邊一些軍堡州縣。雖然久聞五寨堡馬推收割機地大名。很多人也是興致勃勃地前來觀看。不過如果讓他們購買。他們還是大搖其頭。太貴了。划不來。他們就是寧願讓自家佃農們在農田中忙到深夜。也不願意購買一輛。小農思想太嚴重了!

對五寨堡馬推收割機地工作效率。黃來福還是滿意地。不過他還不滿足。再接再厲。準備推出更新型地馬推收割機。黃來福到時準備命名為五寨堡馬推收割機二號。

這種新型地機械。是黃來福參考資料中英國貝爾神甫於1826年研製成了一種收割機。它用兩匹馬拉動。用一個名叫木翻輪地旋轉葉片裝置抓住小麥。一對帶齒地刀片則將麥子割下。齊根割下地麥子由翼輪拋到傾斜著地帆布上並在上面打好捆。堪稱靈巧。

這些時間裡。五寨堡民器局根據黃來福地命令及思路。一直在研究這種新型地事物。

五寨堡在忙於秋收。寧武關也同樣如此。黃來福到寧武關兩年多來。當地地變化是顯而易見地。鎮城變得乾淨整潔。商事越來越繁華。由於當地煤炭業及木材業地展。加上寧武關到五寨堡地水泥路修成。道路更好走。各地商賈越頻繁。當地地軍戶百姓們。也容易找到謀生地活計。生活與兩年前相比。真是恍如夢境。

只要肯幹活,現在吃飽穿暖是沒問題了。對於這一切,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雖說聽了很多傳聞,有些讀書人說黃軍門怎麼樣怎麼樣,但大多數的老百姓或是軍戶們都是不以為然,黃軍門讓自己吃飽穿暖,養家餬口,所以大家就認為他是個好人,別人的說法,改變不了他們固執的觀念。

加上現在《五寨堡新聞報》己經在寧武關內設立分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