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黃軍門一片忠君愛國之心,我是看不慣他受小人的汙衊,免得讓邊鎮有功將士心寒!羅萬化,你事事針對黃軍門,又是何用心?”
羅萬化氣得全身抖,喝道:“匹夫,你又在辱我,你懷疑老夫因私廢公?”
石星冷笑道:“難道不是嗎?”
羅萬化大叫著要上前撕扯石星,石星也不甘示弱,見二人如此,旁邊諸位閣臣忙上前勸說,只有內閣輔趙志皋坐在一旁生氣,沒辦法,他的脾氣好,又威望不重,幾位老資格的閣臣都當他不存在似的,想吵就吵,想罵就罵,根本不尊重他的意見。
他只得繼續看各部送上來的奏疏,忽然他咦了一聲,手上拿起了一份奏疏,卻是山西巡按御史彈劾山西鎮總兵黃來福的奏本——《請旨嚴行查究山西鎮總兵黃來福疏》。
“山西鎮總兵黃來福縱容兵勇。專以財利為事。貪得無厭。與民爭利。從五寨到寧武。天怒人怨。又據五寨當地稱。該大員縱容家丁。扭毆書生。有辱斯文。索勒商民。恬不為怪。該地書院秦貴秀、江緝思、方貫中、楊進玉等十餘人項頸頭臉等處被毆傷”
“臣所查。該員又於五月初一日於五寨、寧武二地設卡逞兇。逼勒商民。收取重稅。所過商客。肆行滋擾。所求不遂。復喝令兵丁毆打。使多商民致傷遍體。五月十五日又妄設民報。鉗控言論。目無法紀。臣責其醜行。該署總兵卻不知引以為恥。方且因以為利。是誠何心?”
“古有云:州縣不得人。則州縣之事必壞。營伍之將不得人。則兵勇必潰。一署總兵不得人。。則鎮事必壞。若凡兵將志在殺賊為國。必不屑以擾民為事。而其志在得財。又必不能以報國為事。此固理勢之必然也。臣受御史之職。勘查山西地方風憲。凡該地大臣奸邪小人構黨。作威福亂政。劾!凡該地官員猥茸貪冒壞官記。劾!凡該地學術不正。上書陳言變亂成憲希進用。劾!為消宵晉鎮之隱。臣仰懇皇上天恩。切實查究參革該員。以飭戎行而儆官邪”
這份奏疏非同小可。趙志皋看完後。又默默地將奏疏遞於旁邊地幾位閣臣。幾位閣臣看完後。也是一片吃驚。如果說前些時間程紹、楊應文二人彈劾黃來福還無足輕重地話。因為他們職位緣故。又大多隻是風聞。
這巡按御史彈劾黃來福。就算是大事了。畢竟巡按御史代天巡視。官低位高。以往象這類彈劾。都是巡按御史一年之期滿後。回京保結時。才依滿日造報冊式。列下自己一年中在當地查理倉庫錢糧。清軍民刁訟等成果。還有一些薦舉、禮待、問革文武職官等彈奏或是褒獎。
眼下山西巡按御史還在任上時。就彈劾黃來福。難道是有什麼真憑實據。抓到了黃來福地把柄?要知道。黃來福可是一鎮總兵。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被人彈劾地。都察院地憲綱中也有規定巡按御史不可隨便對一鎮總兵無禮。彈劾一鎮總兵後。也要承受相應地後果。因為巡按御史期滿後。都察院也有回道考察。巡按御史如有不職事蹟。或是在外擅作威福。都察院也要參奏罷黜他。
不過拋開奏疏的身份,看這份奏疏內容,倒是沒什麼新鮮事,都是以前程紹、楊應文二人彈劾黃來福時的舊內容,不過各事記得更清楚詳細些罷了。唯一新鮮的就是新增了彈劾黃來福擅自開設民報。這種事情可大可小,只看萬曆帝的意思,有了以前程紹、楊應文二人的前例,在場各人都不看好山西鎮巡按御史這份奏疏。只要萬曆帝一個留中不報,山西巡按就要乾瞪眼了。
與萬曆帝共事這麼多年,在場閣臣都明白萬曆帝的脾氣,如果看誰順眼的話,至死都偏袒這個人。以往是李如松,現在是黃來福了。比起黃來福,以前的李如松更是個風雲人物,幾乎月月都有人彈劾他,各種罪名都有,不過到現在為止,李如松還是活得好好的。
還是石星先開口,他冷笑道:“先是程紹、楊應文,現在又是山西巡按,這事老夫不表意見,還是留作皇上聖裁吧!”
東暖閣內,萬曆皇帝朱鈞手上拿份《五寨堡新聞報》,興奮地走來走去。萬曆帝是個喜好看書的人,《五寨堡新聞報》傳入京後,立時就進入了萬曆帝的眼簾,看過幾期後,萬曆帝就深深地迷上了。很多時候還召喚鄭貴妃,與他一起看,兩人不時地品頭論足一番。
每次看報紙,不但萬曆帝有眼前一亮的感覺,這份報,比邸報有趣多了。而且每次看,萬曆帝都非常的舒心,看慣了官員們對自己的漫罵,只有這份報將他誇得象一朵花似的,由不得萬曆帝不感動。
特別是這期的頭條:《黃軍門沐浴更衣,眼含熱淚思皇恩!》,更是讓萬曆帝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