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2部分

在寧武道成立農桑總局。棉業。試驗廠。模範畜牧場等官辦機構和試驗基地。專門從事新品種地引進和培育。根據道內各地人口、土地和自然環境等情況。編制《水利計劃案》、《蠶桑進行計劃案》、《棉業逐年計劃案》和《林業逐年計劃案》等。頒佈一系列地條例、章程、法規和規則。對各項政事地經濟效益和操作步驟作了詳細地計劃和規定。使各政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還將編寫《蠶桑淺說》、《楊柳種植法》、《種棉教科書》、《農業造林論》、《牧羊教科書》等一系列通俗性教材。舉辦女子蠶桑傳習所、農民傳習所、林業傳習所等短期培訓班。進行新技術地推廣和骨幹人員地培訓。

寧武道境內灰河。汾河兩岸有大批地耕地。不過各處屯田。水利荒廢多年。很多耕地都廢棄在那。如果要重新開墾荒地。興修水利。需要大批地錢糧。依靠劉堂生等人是拿不出地。除了鎮內出一部分外。餘者地。只能靠黃來福想辦法了。

還有興修水利。大力屯田這方面。劉堂生雖然是管理道內地錢糧、倉場、驛遞、糧儲、屯田、水利等方面事務。但論起經驗與成就。還是比不上五寨堡糧食局。需要到時黃來福派人指導。更不要說畜牧。造林。蠶桑等方面。更需要五寨堡農技局地指導。

總之道內方方面面實行後。五寨堡各人。在該地地影響力與利益會更深。

眼下迫在眉睫地是修路問題。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只有修了路。各方面地聯絡及流通才更方便。

大明一向重視道理的修建,明太祖朱元璋建國後,就大力實行全國郵驛設施的建設,不但對內地二百餘處的驛站進行整頓和恢復。還修建了直達雲貴的寬敞驛道,修建了遼東的諸多驛站,修建了通往西藏的驛路。沿著這些驛路,廣佈著水馬驛和遞運所,平常的文書交給步行的遞鋪,重要和緊急的文書交給馬驛來辦理。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郵驛系統。

不過幾百年下來,由於中央或是地方財力問題,很多地方的驛路都是年久失修了。這些道路基本都是沙石或泥土路,從五寨堡到寧武關一帶,可說是路面坑坑窪窪,非常難走。

是到了該修的時候了。

在黃來福的盤算中,他需要修建從五寨堡到寧武關六十里的水泥路,修建從五寨堡到嵐州四十里的水泥路,修建從五寨堡到八角堡到偏關及老營堡數十里的水泥路。這數堡共一百多里的道路中,如果全部要修成水泥路,林林總總,約需要三萬多兩的白銀。

道路修起來,是數堡一起受益,所以該大家一起出

而這些地方,還關係到寧武兵備道及嵐兵備道的權T以需要大家坐下來一起談。

而聽了黃來福概略的道路修建資金後,楊巡撫與劉兵備都是吸了一口氣,三萬多兩,這可不是小數目,在大明,各地的道路修建是決對不用這麼多錢的,一是他們的道理修建,路面自然沒有黃來福的水泥路好,二是他們修路時,都是徵發當地的民夫,作為役的一種。黃來福當然不能這樣做。

黃來福己經決定了,這些銀子,他除了願意出一部分外,餘下的,便要兩道及各堡商賈們一起出了。不過黃來福也向楊巡撫及劉兵備提出了一個思路,就是道路修成後,除了為出資者刻碑留念外,還將在水泥路頭上建立收費局,對過往的車輛收稅,徵收通行費、養路費等,時間以十五年為限,收下來的稅,除了一部分用來養路外,各出資者都將有分紅。

這讓楊巡撫及劉兵備很感興趣,二人也決定出資,到時參與分紅。

在黃來福與楊。巡撫及劉兵備商議後,各方面的事宜轟轟烈烈的展開。各堡修路,五寨堡水泥廠搬遷到神池堡,寧武道的開發等,一片的火熱。黃來福也忙個跟什麼似的。不過他不知道,己經開始有一些暗流向他湧來。

萬曆二十三年三月初九。日,京師文淵閣。

過了清明,。天氣慢慢轉暖了,文淵閣孔子像下,幾位閣臣仍是在忙碌著。

他們埋首案中,不時在翻閱著各地來的奏摺文書。

忽。然內閣首輔趙志皋咦了一聲,他拿著兩份奏本細細地看了一會,對旁邊的戶部尚書楊俊民及工部尚書曾同亨說道:“二位閣臣,你們看看這奏疏!”

萬曆二。十三年正月後,大明戶部尚書己是由王遴換成了楊俊民。楊俊民今年己過花甲,生於嘉靖十年十月,字伯章,號本庵,蒲州人,嘉靖四十一年年進士,授戶部主事。萬曆初歷太僕少卿,萬曆二十三年正月原戶部尚書王遴乞骸骨,便公晉升他為戶部尚書一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