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住,那這個家,可就住不下了。”
黃來福道:“我也想過,這個家現在確實是擁擠了些,不過眼下正好秋時,那些屯丁們正閒得無聊,到時,便將他們招來修葺房子,反正現在家內也不缺這些錢糧。”
大姐吃吃而笑,指著黃來福道:“你看,財大氣粗地人說話就是不一樣,有這個弟弟,姐姐是吃定了。”
眾人都笑了起來,楊氏笑罵了大姐一句,也道:“到時可將那些親家們都叫來一起住,這樣人多熱鬧。”
眾人說了幾句,黃來福看到三姐神情似乎有些不好,便留意上來,心想三姐有什麼心事,自己抽時間問問,不會又是夫家欺負她了吧?
接下來眾人說的便是黃來福的婚事問題,依明製品官的婚娶,除了要具備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及聘約的條件外,婚姻過程還必須依照六禮:納彩、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迎親的程式而行,六禮齊備,婚姻關係始告成立。
這些事情,黃來福也不懂,又要忙於秋收和練兵之事,自己的婚事籌辦等,便交給二老了。現在幾個姐姐來了,正好幫忙。
議論了一陣黃來福地親事,最後大姐拍了拍手,道:“好了,好了,誰要打馬吊的,都來臺了。”立時母親楊氏,二姐,三姐都圍了上來。
感情家中幾個女的又要開始打麻將了,不過黃來福卻不能玩,他事情多著呢。
現在黃來福的時間安排,一般上午在較場帶著軍士們操練,練習佇列旗幟號令等。下午,便在五寨堡內巡視,忙於其它地事情。
有時上午時,黃來福也不會在較場內,反正副千戶何如鎮是個老實的人,雖不聰明,但貴在做事認真負責。黃來福將營操的事情交給他,放心。反正現在有練兵小冊,黃來福不需要誰創新,只要按著小冊子,一絲不苟地訓練就是了。
“大人,這民器作坊便是如此,您看,可還滿意?”
從千戶宅出來時,黃來福便去巡視五寨堡民器坊。
8月初時,黃來福吩咐劉天祿劉總旗將五寨堡的工匠們分為民器坊和軍匠坊。軍匠坊就在原地,而民器作坊則在離軍匠坊一個不遠的地方,原是堡內的一片荒地池塘。不過這裡乾枯了。便拿來建廠房。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這裡蓋起了一個廠房,裡面有場地,倉庫,食堂等,專門打製五寨堡各個農場需要的各種水車,梨器等物。
裡面有二百人。分為監管,管事,工匠和工人等,監管、管事和工匠的報酬會高些。工人略低。當然,民器作坊的各種獎勵機制和各個農場一樣地,誰不認真幹活,都要受到懲罰。而幹得好,就會受到獎勵。
五寨堡民器坊由劉天祿劉總旗兼任管理,不過由一原軍匠小旗孫天正擔任管事,事實,這裡主事地就是孫天正,劉總旗忙著軍匠坊地事,一天到晚。就是忙得團團轉,根本沒什麼時間來五寨堡民器坊轉。
當黃來福帶著幾個家丁們進入這裡時。只見這裡的工人們正熱火朝天地做著事,大家都是聚精會神,一些監管們,則是在一旁巡視,虎視眈眈地看著各人。事實上,不需要監管的監督,各個工人們幹活都很努力。
五寨堡民器坊的工匠們。一些是由原軍匠坊的軍匠們分流過來的。這些人,現在大部分都是五寨堡民器坊的工匠。監管,管事們。
他們是對千戶黃來福最感恩地人,又是最先體會到獎勵機制好處地人,幹得好的人,按計件地話,最多一人每月可以幹到二石多地月糧。想起以前做軍匠時,拼死拼活,每月只有二、三斗的月糧,家人飢寒交迫,每天都吃不飽,他們分外珍惜現在的好日子。
而其它的工人們,許多人是堡外各地的民戶,或是各地來五寨堡的流民。這些人,或許很難有原先五寨堡軍戶們和軍匠們對黃來福的感恩之情。不過在五寨堡民器坊嚴格的獎懲制度下,他們也只能是盡力幹活。
而且比起以前一年到頭死幹都吃不飽的日子,現在在坊內,只要努力幹活,就可以吃飽穿暖。再加上坊內的工匠時時向他們灌輸各種危機感,什麼今天堡內又來多少流民了,什麼哪裡又遭災了,什麼哪個地方又整村逃難了,如果不好好幹地話,五寨堡有的是流民工人。
想想以前在家裡地苦日子,現在的活總比地裡輕鬆,每月又有保底的五斗月糧,只管讓你和家人吃飽。而且幹得越多越好,就獎得越多,所以各個工人們,都很珍惜現在的好生活。
當黃來福進入五寨堡民器坊內,各人只盡埋頭緊張幹活,沒有人東張西望,更有許多人沒有注意到黃來福的進入。只有一旁的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