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了十幾年,未得升官。
九月四日時,他正在代州,得到戶部尚書王遴的急令,讓他前往五寨堡調查屯糧之事,文書上說,戶部得到訊息,說是鎮西衛五寨堡千戶所今年極有可能大豐收,產糧數十萬石,讓他到五寨堡核實,是否有這個事情。
看了文書後,張文保有些不以為然,他是怎麼也不相信,區區一個苦寒的邊鎮軍堡,能產糧這麼多石,他主管山西鎮糧餉的發放,自然知道,山西鎮一鎮馬步官軍五萬多人,一年的軍餉不過二十二萬三千多兩銀,依戶部尚書王遴的話,這五寨堡今年產糧已達43萬石。似乎還有餘力,難道說,那個叫什麼五寨堡的一個千戶軍堡,以區區一堡之力,就可以養活整個山西鎮地軍兵不成?這真是一個笑話。
懷著這樣的心情。張文保帶著幾個小吏家人,往五寨堡而來,他走的是從代州到寧武,又從寧武到五寨堡的路線。一路而來,道路上的情況和張文保估計不差,城鎮還好,農村普遍災荒,特別是進入寧武關後。更到處是逃荒地流民,或往太原方向,或往五寨堡方向而去。
經過一個個軍堡時。也是冷冷清清,營兵們還好些,一些軍戶們則是個個衣衫襤褸,無精打采的樣子。他們的家小,也是個個衣不蔽體,臉上神情麻木。
不過從寧武到神池口,神池口到義井屯堡,進入五寨堡路面時。張文保則是大吃一驚。只見路的兩面,到處是連綿的麥田,連綿的麥田中,有幾個頗為熱鬧的村鎮,和自己一路看過來的農村破產情況,真是形成了鮮明地對比,顯然出五寨堡如沒受過大旱災的影響似的。他仔細地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