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1部分

按並排跑三輛馬輛的標準,在眼下的大明,平均每公里水泥道路的建設成本大概需要二百多兩銀子,五寨堡內,總共要修整的道路,約有幾十公里,加上各種人工等,共約需要幾萬兩銀子。朝廷雖然很讚賞黃來福的修橋補路行為,但要他們拿出銀子,他們卻是沒有地。只能黃來福自己想辦法了。

公元1591年11月10日。

五寨堡外一個作坊開業,開始製作肥皂。這個作坊,還是老規矩,由黃來福佔大股,一些商人們合股。**眼下的大明,一般使用皂角或者豬苓來清潔。皂角的製作是用皂角樹。豬苓則是富裕些的人才用的,採用牛、豬、羊的胰臟、油脂搗碎加入皂角、石鹼、糖等磨細,再用麵粉加水熬製。如再加些香料,用後會有比較濃郁的香氣。當然,普通的大明人都是用皂角來洗頭洗澡。

豬苓之所以只有那些富裕地人才用,是因為在大明,油脂較少地緣故。不過五寨堡每天都要殺大批的畜類,這動物地脂肪,自然是不會缺乏,可以大批次生產肥皂。

12日,五寨堡,五寨堡軍器坊。

“轟!”的一聲巨響,白煙冒起,刺鼻的火藥味後,擺在八十步開外的那塊厚木靶子被打得粉碎。

“好!”

黃來福一聲叫,他旁邊的眾軍官們也是轟然叫好。

此時,在軍器坊外靶場上試射的,正是軍匠們打製的一種大型火銃,學名叫抬槍,外號“九頭鳥”,威力非常強勁,使用的,都是大拇指粗的鉛彈,打在人馬身上,不死,也是要立時出現一個巨大的血盤大洞。

這種抬槍,全體用精鐵打造,長達3米,重達24斤,比五寨堡鳥銃手們使用的斤鳥銃,重了近五倍。由於過於沉重,射擊時,需要帶有一個三角支架和旋轉裝置。

這種抬槍威力大,連此時的戰車都無法抵擋,在眼下的大明軍隊中,曾有裝備一部分,不過由於太重了,軍士們攜帶不方便,沒有鳥銃及三眼銃等使用靈活,所以軍士們並不喜歡使用,一直髮展非常慢。

也是,眼下大明的九邊軍鎮中,對付的都是披著皮甲或是皮袍的蒙古軍隊,對這些人,斤重的鳥銃威力己是綽綽有餘,不必再使用什麼不方便的抬槍了。或許,只有以後對上滿洲人的重騎兵和重步兵時,這種抬槍,才有用武之地。

不過黃來福知道在未來中,重型滑膛槍才是發展的規律,因此,他還是讓軍匠們打製一批此類的抬槍火銃。

此外,黃來福還有意讓軍匠們打製一些西式的板甲,在眼下的大明中,這方面的技術不是問題,不過查閱筆記本內相關的資料後,黃來福卻是有些猶豫不決。

資料所知,這些板甲,是可以輕鬆應對西方的鋼弩弓箭,但對上東方的強弩和複合弓時,那些鋸齒箭和三稜箭,一射過來,板甲就被射穿了。

而且板甲穿戴不便,作戰也不方便,還不能應對重棒重錘的重擊。也不能防護腹股溝和大腿,還有關節和脖子等地,而這些地方,都是戰鬥中最容易受到攻擊和致命的部位。說起來,倒是中國的鱗甲優點多,緩衝強,堅硬也夠,就是打製會複雜點。

本著比較就有進步的觀念,黃來福還是讓五寨堡軍匠們,嘗試打製一些板甲出來看看。

公元1591年12月20日。

己經冬至了,就算進入冬天,天氣非常寒冷,清漣河的河水,也被厚厚的冰凍得結實。但五寨堡上下,還是熱火朝天,進入建設的高潮,各個作坊,各條水泥路的鋪設上,都是人流滾滾,一片興旺的景色。

不過,事務總是整體存在的,五寨堡這個異數的發展,不會不引起外界的一些變化。越發富裕的五寨堡,不會不引起外界一些人的垂涎欲滴。這些垂涎的人中,有內部的,當然,也有外部的

關河流經偏頭西瀉黃河,入河處有一個隘口。由於隘口對面就是河套的蒙古部落,在往年冬季,那些蒙古騎兵便會乘冰越河,進入山西鎮虜掠。

所以為冬防的需要,在偏關內的岢嵐兵備官及駐守偏關參將,在河口的隘處,建有一個水關,名為關河口,內設一百總領兵佈防。在往年時,每年到了冬天,軍士都要鑿冰,防止蒙古偷渡。

不過隆慶和議後,山西鎮己是多年未經兵火,加上鑿冰太苦,這些年來,駐守偏關的將兵們,對冬季關河鑿冰,早己是鬆懈多時。

20日這天上午,在關河口內,天氣非常寒冷,軍士們都縮在關內的房中,喝酒賭博,呼喝不停。只有三個不情願的執勤軍士,揹著風,縮著頭,沒人願意往河口那邊看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