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62
公元1590年12月30日,五寨堡營房。
天剛微亮,外面就傳來了一聲聲的喇叭起床號響,軍士張大三立時翻身而起,離開了溫暖的火炕,開始穿衣疊被。接著一屋的軍士們也是紛紛起來。
在小旗周大金的指揮下,各人紛紛穿衣整褥,其中兩個軍士們去伙房那抬來一桶熱水,然後各人又是洗漱打掃,屋前屋後的忙開了。經過四個多月的軍營生活,各人己是非常熟悉這裡的程式。
很快,各人便整好了屋內的一切,然後一個個對著屋內的大銅鏡,端詳著自己的容貌,互相整理著對方的衣甲,又取出軟布,擦著自己的兵器。小旗周大金看著眾軍士們熟練的樣子,再看看屋內可說是一塵不染的地面,滿意地點了點頭,看來這一個月的營屋衛生評比,自己的房屋,是不會落到後面了。
依五寨堡軍隊的內務條令,軍內的內部關係、禮節、軍容風紀、作息、日常制度、值班、警衛、點驗、緊急戰鬥準備和緊急集合以及裝備和軍馬、伙食和財務、衛生、營產、野營的管理等。都在嚴格的管理之內,每個百戶,每個小旗的內務,每月都要進行一次評比,評比不合格的,都要處罰。
經過這種嚴格的管理制度,五寨堡軍隊的軍容軍風,可說是煥然一新。再加上幾個月的嚴酷訓練,五寨堡這隻軍隊,己經頗有彪悍的味道。
吃到早飯後,各人便到外面的較場訓練。
今天是各人自由訓練,因此各人便按各自忙開了,有的舉石鎖。有的練兵器,有地則是練馬步。
小旗周大金玩的是舉石鎖,舉石鎖除了練臂力外,更重要是可以練習全身的整力,特別是腰胯之力。而在冷兵器時期,腰胯之力是最重要的。這個石鎖重有百斤,但舉在周大金手中,卻是舉重若輕。或掄或接。看得旁人佩服不己。
張大三則是吼聲連連,將一個5米長,重滯無比的狼筅舞得虎虎生風,我攔。我挑、我據、我架、我叉、我掛真是當者披靡,無人敢近他的身旁!
鳥銃手王貴秀則是在練習鳥銃的射擊。鳥銃學名叫鳥嘴銃。俗稱鳥銃,現在的鳥銃當然都是火繩點火,不點火地燧髮式火銃還要過幾十年才在大明崇禎年間出現呢。
王貴秀手中地這隻鳥銃,是用熟鐵打造,槍管長且直,重約斤,上有準星照門,安裝木託之上。銃口長出木託寸。託後寸向下彎曲。銃管底部,以螺栓封閉。託腹有搠杖(通條)一根。銃口口徑厘米,射程可達200步,殺傷力在百步左右。
明朝的火器質量很有問題,不過王貴秀手中的這隻鳥銃,是五寨堡軍器組用精鐵打製,此種精鐵要用10斤粗鐵才能煉出1斤,銃管堅固耐用,鑽銃時一個月才鑽成一支,因此質量上決對沒有問題,可以放心使用。
明軍鳥銃手的標準配備是是每名長刀一把,鳥銃一門,搠杖錫鱉銃套鉛子袋藥管若干個,備徵火藥鉛子火繩若干,這裡就約重19斤,加上盔甲,乾糧,飲水等,負重不小。不過黃來福有規定,平時軍士們訓練時,都要全副武裝,因此此時王貴秀也是全副武裝地在練習射擊。
此時王貴秀熟練地從身上背地火藥罐中取出裝引火藥,先將火藥裝入銃內,用搠杖送實,然後又取出鉛子一枚,用搠杖送下。將火門開啟,倒了一些火藥於火門內,又取了一根點燃的火繩安入龍頭內。
王貴秀前手托住鳥銃地腰腹,用照星瞄準前面幾十步外地一塊木板,瞄了一會兒,他右手大食指撥動板機,“啪。”的一聲響,一股黑煙冒起,刺鼻的火藥味傳來,那塊木板己是被擊碎。
王貴秀得意地吹了一聲口哨,這是和守備大人學的。從一個菜鳥練成了現在的神槍手,十有九中,平均一分鐘可打兩發左右,最快時達到三發,這也是王貴秀刻苦練習的結果。
相對來說,鳥銃打得較準,是在於槍管細長,瞄準時又兩手俱託銃身,又不用考慮臨時點燃火繩的緣故。不過說實在,相對於戰場上,這時的鳥銃發射速度還是較慢地。
為彌補這一缺點,此時明軍通常採用三排輪放法,和眼下地西方軍隊差不多,一排裝銃,一排進銃,一排放銃,第一排發射完畢後,退至第三排裝銃,第二排進至第一排位置放銃,如此輪流發射。
這是種優秀的方法,黃來福自然也是繼承與學習。
下午。
營房外天氣寒冷,但此時較場上氣氛卻是火熱,各軍士們互相高興地議論著。因為今天是月底,又到了發軍餉地時候了。大家整齊地排在教場上,等著守備大人唱名給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