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3部分

圈內還有各種地車輛,上面堆滿了燃火物,火光沖天,地上又有不計其數的馬刺,蒙古騎兵們自相踩踏,只能被動挨打。拜最勇猛的義子云,更是被當場射死。這時著力克還在後隊,聽了前面的情況,哪還敢戰,也不和拜等人招呼,竟帶著餘下的蒙古兵遠遠的逃出塞外去了。

平虜堡的攻擊失敗。

而另一路,拜與土文秀攻打玉泉堡時,由於遭李率領的援軍夾擊,也是無功而返。^^^^正垂頭喪氣中,又聽說著力克連招呼都不打,就帶著自己地蒙古兵逃出塞外去了。

拜等人不由破口大罵,罵這些蒙古人陰險怯弱,不講道德,不講誠信,真真是靠不住。罵了半天沒辦法。眾人只得垂頭喪氣地回到寧夏鎮城。

形勢不妙,拜招集叛軍將領們商議,拜假意將責任都推到自己身上,眾叛將感動。劉東言城內糧草眾多,又有幾萬叛軍,只要堅守城池,就會有奇蹟出現,同時可以蒐羅城內地金銀珠寶,再請求河套的蒙古部落出兵。

許朝也是拔刀砍下桌角,言道有欲降者。便如此桌。當下眾叛將歃血盟誓,同生共死。拜又派人帶著大批的金銀財物,鼓動蒙古各部落出兵。

由於平虜堡參將蕭如薰孤城抗賊,名揚西北,萬曆皇帝得知後十分歡喜,特別給予豐厚的獎賞。擢升他為寧夏鎮副總兵官。

到這時候,寧夏叛軍外圍盡去,三月三十日,李率六路大軍完成對寧夏城地包圍。

四月五日,叛軍急開東、北二門,各出精騎2000出城搏戰,另派步卒列火車為營,實施防禦。官軍發起攻擊。奪叛軍火車百餘輛。叛軍淹死於城壕內無數。此時吊橋未及拉起,延綏副總兵王通帶著一個親兵,名叫高丁的好漢,趁機殺入北門,不過餘者的榆林鎮官兵不敢跟入,只有王通二人殺入城門。*土文秀一箭射中王通額頭,那親兵高丁忙將王通救了出來,叛軍也趕快拉起了吊橋。

眼見朝廷重兵雲集。拜夫人施氏責備拜有福不享,非要弄險。承恩大怒將繼母施氏一把推跌在地,恨恨而去。拜此時也是憂心忡忡,與許朝等人商議招安一事。

魏學曾正愁糧草不繼,想要退軍就食,又擔心叛軍突圍出去,投奔蒙古人。那時就遺患無窮。遂將計就計。下令停止攻擊。並經常以上司對下屬的口氣,行文斥責拜等人。拜見朝廷還以屬部相待,更是放心。

幾日後,土文秀,許朝二人出城商量受降條件。承恩、劉東見官軍乏糧催餉,遂率精騎潛至漢延渠,奪得官軍糧餉二百餘車,阻斷官軍補給,叛軍士氣又燃燒起來。

四月二十一日,官軍再次組織攻城。不過因拜挾持慶王及隨府穆來輔等官員,堅守寧夏鎮城,連著攻城一月有餘,毫無建樹。此時拜又請求於著力克,著力克又組織蒙古各部,襲擾寧夏鎮邊境,大大增加了平叛地難度,明軍難以應付,魏學曾在往靈州途中被賊圍剿,幸救而得免。

魏學曾久攻不下,於是向萬曆帝請求以招安為主,平息戰亂。萬曆帝大怒,特旨擢升蕭如薰為寧夏鎮總兵官,統一指揮延綏、甘肅、固原諸路征剿大軍。又調猛將麻貴為副總兵,帶兵前往助戰。並賜魏學曾尚方寶劍,有畏敵避戰者先斬後奏,並授旨他:“殺知府以下將官不用命者,不必上請”。

猛將兄麻貴到了寧夏,與蕭如薰幾番組織大軍攻城,都未能得手。五月二十九日夜,蕭如薰、麻貴乘風縱火,架雲梯攻城。叛軍以滾木壘石還擊,官軍死傷千數。魏學曾見強攻不克,遂採用離間計,企圖從內部突破,未果。

此時萬曆帝已對魏學曾不滿:“堂堂天朝因麼麼小丑遣兵累月而未奏蕩平,豈不辱國?”

朝中也多有紛議,認為魏學曾乏應變之才,無力剿平禍亂。浙江道御史梅國楨上奏萬曆帝道:“麻貴雖勇卻不敵李如松,懇請起用如松,定可收到奇功。”

顧秉謙密奏道:“李成梁父子久鎮邊關,飛揚拔扈,不受方鎮節制。切勿前門拒狼,後門迎虎。”

萬曆帝有些猶豫不決,朝議有人認為李成梁父子兵權過重,李成梁不宜再握兵權。科臣王德完認為梅國楨舉薦失當,存有私心梅國楨為表心跡,自薦願同李如松前往寧夏平叛,並上疏道:“李氏父子當防之於遼東握兵之時,而不當防之於廢棄離任之後。”

又表明自己的心跡,道:“臣自外吏入廁臺班,雖懷狗馬之心,未效涓埃之報。若疑徒市私恩,不顧國計,願與成梁馳赴寧夏,同心討賊,不必加以別銜,假以重任。”

此次上疏,梅如願以償,得到萬曆帝許可:“奉聖旨,梅國楨就著同李如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