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5部分

都推給大臣,可笑的是就是這些被他成為蠢材,無用的大臣後來幫助女真人佔領了江南,並且穩固了政局,同樣的人所起的作用卻完全不同。

“皇上,臣保舉一人或許可以解大同、榆林之圍!”說話的正是周延儒,他一直受溫體仁的排擠,此時正是攻擊敵手的好機會。

“周愛卿請講。”,溫體仁因西部地區發生叛亂而近來有所失寵,崇禎又開始重新倚重這個老臣了。

“臣所推薦的是延綏巡撫洪承疇,此人少時就學習用功,博覽群書,其叔父洪啟胤曾在洪承疇的一篇文中批下“家駒千里,國石萬鈞”的評語。此人萬曆四十三年(1615),在鄉試乙卯科中式第十九名舉人,次年,赴京會試,連捷登科,為丙辰科殿試二甲第十四名,賜進士出身。更為難能可貴的是他曾授刑部江西清吏司主事,歷員外郎、郎中等職,在刑部任事6年。天啟二年(1622年)擢升浙江提學僉事,以才高識士,所選人才皆俊奇,為朝廷所器重,2年後升遷兩浙承宣佈政左參議。天啟七年(1627年),升陝西督道參議。

去年王左掛、苗美率兵進攻韓城,當時陝西總督楊鶴手中無將,情急之下,令洪承疇領兵出戰,結果洪承疇斬殺敵兵三百人,解了韓城之圍,威名大振被受為延綏巡撫。”

說是簡短,可是周延儒還是詳細的介紹了洪承疇的情況,從他的介紹中崇禎似乎看到了希望,一個比袁崇煥更加恭順,更加忠心更有潛質的將領。

“周愛卿,你一說我想起來了,這個洪承疇可是很能殺人的,朕令三邊總督楊鶴“剿撫兼施、以撫為主”。可他卻只剿不撫,而且不僅剿匪,且並“殺降”!據說被其殺掉的投降“賊軍”多達數萬,可是這樣!”

經周延儒一提醒,崇禎也想起了這個“殺降”巡撫,要說勤奮他還是很勤奮的,各地的奏章不管對還是不對他都及時批覆,對於一些將領他也耳聞能詳,崇禎最大的缺點大概就是疑心重,不能知人善任。

“是他,是他,就是他,難得皇上還記得他,這可不怪洪承疇,那些逆匪十分狡詐一旦形勢不利就詐降,養精蓄銳一段時間後再反,洪承疇這樣做也是為了永訣後患。”周延儒這話說得倒是有幾分道理,正是因為洪承疇殺降並且手段殘酷,才使得他在在每本歷史書上都成了“反動人物”。其實如果讀過明末“賊軍”史就不難發現,李自成、張獻忠曾多次詐降,養精蓄銳一段時間後再反。明朝多次對“賊軍”剿而不死,就是因為這種詐降,由此可見,洪承疇在這方面還是頗有先見之明的。

這君臣二人一唱一和馬上就將洪承疇的身價抬高了,由於三邊總督楊鶴剿匪不力,並且無法阻止皇太極入侵被崇禎果斷的下獄治罪了,取而代之的是洪承疇繼任陝西三邊總督,負責剿匪及抵禦八旗。

洪承疇上任的訊息沒用多久就傳到了瀋陽,為此我大為上火,應該說洪承疇是個少有的能臣,其個人才具在明末清初是絕對的上等,可惜,在氣節方面此人比較差勁,以致讓人痛罵至今。正是因為這樣我才上火,這樣有才能又沒氣節的人若是落在皇太極手裡我不是要吃大虧麼。

須知在歷史上洪承疇靠剿滅農民起義起家,他曾多次絞殺農民起義,手法很老辣,他統領的軍隊被稱作“洪兵”,崇禎十一年,他在潼關南原設伏,大破李自成,使得李自成僅率百餘人逃入商洛山中。到後來他在錦州被俘,投降了皇太極,皇太極死後,多爾袞很看重洪承疇,特別是他積極主張立刻入關,痛剿李自成,並先後為清軍入關後出謀劃策,清軍入關後,洪承疇的建議被作為上諭公開通令內外。洪承疇還利用自己的感召力,把門生故舊都網羅到新政權的旗下。

洪承疇是對清朝“貢獻”最大的兩個漢人之一(另一個就是曾國藩),南明三個政權,經洪承疇的手搞垮了兩個!隆武政權,洪承疇招撫實權派鄭芝龍(鄭成功的爹爹),永曆政權,他招撫孫可望(張獻忠義子),徹底為清軍全面掃平雲貴奠定堅厚基礎。清朝如果沒有洪承疇的謀劃,那是很難消滅李定國的,洪承疇也是最早提出清軍入關後首要任務就是剿滅農民軍,其後,他本人為此不遺餘力。老洪還針對順治只信喇嘛,不信孔孟,提出尖銳的意見,為滿漢地主階級的全面合流打下基礎,可以說洪承疇在清朝的開國功勞可以說除了多爾袞以外,再不做第二人想!

試問這樣的人我能讓他留在世上,並且為皇太極所用麼!不行,我必須要搞掉他,除非為我所用,否則他必須得死。不論是落在崇禎還是皇太極手裡對我都是大大的不妙。

袁崇煥並不曉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