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六百部的般若經可以濃縮為一部《金剛經》五千字;五千字的《金剛經》可以濃縮為一部《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二百六十字。所以這一部《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就代表了六百卷的般若,是如來一代時教的精華,攝無不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佛家一些禪語(還有上官的一點小小感悟)
經典一:一切皆為虛幻。(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經典二:不可說。(道可道,非常道)
經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經典四: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心不動,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傷其身痛其骨,於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
經典五: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經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換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
經典七: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
經典八: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經典九: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原本無一物,何處染塵埃。
經典十: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心頭掛,便是人間好時節。”這是宋朝無門慧開的作品,意即“平常心是道”。(挑水擔柴無非道,行住坐臥皆為禪)(青青翠竹悉是法身,鬱郁黃花無非般若)
眾僧爬山,一弟子摔倒抓住荊棘,手被劃破。禪師:荊棘習慣依附別物,你卻依附它,當然自討苦吃,別依靠不能依靠的人。
有錢也苦,沒錢也苦;閒也苦,忙也苦,世間有哪個人不苦呢?越不能忍耐,越會覺得痛苦,何不把苦當磨練?
一僧得意的對獨園和尚說:心、佛、眾生皆空,無悟、無施、無受。獨園打了僧一下,僧大怒,獨園:一切皆空,哪來如此大火?
《傳心頌》: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有物先天地,無形本寂寥。能為永珍主,不逐四時凋。(注,能看透此詩者,離悟道不遠了。)
貪淫致老,瞋恚致病,愚痴致死,除三得道。《法句經》釋義:貪婪淫/亂使人衰老,憤怒使人患病,痴迷會奪去生命,消除三毒能得佛法真諦。(阿彌陀佛,眾生愚昧,眾生愚昧)
禪師講經:大鳥怕小鳥從窩裡掉下來,每天都把窩移低一點,災難也因此發生,人們把小鳥都捉走了。過度的溺愛是害不是愛。(易經上所言,恩生於害,卦象變了。道家的陰陽轉化,世事無常)
恐懼不會產生智慧,只有恬靜的心境才會盛開智慧的蓮花。私慾使人患得患失,私慾使人身不由己。
修行不僅要有誠心,更要有恆心,不是一朝一夕而是時刻如是,平時不要講那麼多話,舌尖頂上顎,有口水時嚥下,那是甘露水。(話多傷氣,言多必失。)
佛家禪語:地上種了菜,就不易長草,心中有善,就不易生惡。與人相處,應能成人之美,涵養容人之德。
鄰里團結,家庭美滿,職業安定,環境優美,這是眾生應求的幸福。能慷慨地施捨,能誠心地服務,無怨無悔,這是最大的幸福。
問:心是什麼?答:心是無形無相的我,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可以周遍宇宙。
所謂看開人生,絕不是悲觀,而是積極樂觀;不是看破,而是看透;並非什麼都不做,而是及時去做。
生活在山坡上的石頭,羨慕山下繁華大道,便自己滾下去,結果受盡踐踏與玷汙。禪師:知足常樂,不要這山望著那山高。
劇場裡,蠢人開玩笑大喊:著火了!結果上千人擁向門口,擠成一團,很多人被踩死。禪師感嘆說:蠢話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