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94部分

喜歡去三北防護林種防風沙的還是去林場種商業化的樹,就隨便了。可別想著作弊,我可以從工信部那邊拿到你的真實銷量。”

“好啊,一言為定。”黃文斌說,他對樹沒什麼興趣,不過白來的東西不要怎麼行,天與不取,反受其咎。小麥手機肯定能賣到一千萬以上,就算這一版沒賣到,以後不是還有小麥二代,小麥三代,小麥四代,藍麥,綠麥,紅麥,小麥青春版,小麥中年版,小麥老年版,小麥note,小麥暢玩版,小麥mini等等等等。

“我i去找個見證”海清泉正要出去,忽然轉了回來,“差點連正經事情都忘了說,做合約機的事情已經給你辦妥了,你派人去和那邊接洽吧,我這可是送了好幾百萬銷量給你,真是不甘心,我為什麼要拆自己的臺呢。”

第841章 . 都閃開,我要裝比了

(求票啊!)

小麥手機的銷量還在節節上升,元旦放假期間,每天都能賣出四五萬臺。元旦假期之後有所回落,但也在兩萬多差不多三萬的水平,然後一路節節走高,到了春節假期之前,又到了每天五萬多。在虎年到來之前,小麥手機已經完成了五百萬銷量。“年都還沒過,就已經五百萬了?”海清泉覺得大事不妙。

“是啊。”黃文斌說,“發售四個月才五百萬銷量真是太差了。”

“得瑟!”海清泉卻不知道黃文斌是真的不滿意,只以為他在顯擺。

“這個銷量真的不行。”黃文斌說,也不和蘋果比了,就和粗糧化為什麼的比一下,也遠遠達不到人家的水平,人家的主力機型,都是幾天時間上百萬,一兩個星期就五百萬了,而且還只是網上訂購就有這個銷量。黃文斌現在幾乎可以說是獨佔整個智慧手機市場,線上線下一起推銷,各種廣告狂轟亂炸,結果賣了四個月才五百萬,太差了。

“黃老闆,你賣這麼多有什麼用。”狄青克也湊過來說,“一臺才賺幾十塊,五百萬那也才兩三億嘛。”

“這個倒不會。”黃文斌說,“雖然數量少,但是利潤已經上來了。現在的話,一臺機子平均能賺三四百塊。”

“怎麼能賺這麼多?”馬宇嚇了一跳。

“手機配件價格下降了啊,我不是說過了嗎。”黃文斌說,“摩爾定律在電腦上是不怎麼準了,在手機上還是挺準的。”所謂的摩爾定律,其實是說當價格不變時,積體電路上可容納的元器件的數目,約每隔18…24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效能也將提升一倍。換言之,每一塊錢所能買到的效能,將每隔18…24個月翻一倍以上。這一定律揭示了資訊科技進步的速度。換算過來,電子器件基本上也會以相同的速度掉價,所以同樣是1999塊的定價,剛賣的時候一臺機器賺幾十塊,現在已經能賺一百多塊了。

“那也只是新生產出來的機器吧,原來的老機器沒賺這麼多。”狄青克說。

“不,原來的老機器賺的更多。”黃文斌說,“原來賣出去的機器大多數都是裸機,很多人用著用著就和我們買配件了,這些配件的利潤很高的,賣幾個配件比賣整臺機子都賺錢呢。”

比如說貼膜,耳機,殼子,掛繩,手寫筆,電池,移動電源等等。國人買了這些高新科技,總是擔心自己弄壞,明明電腦都爛大街了,學校裡面的機房還要穿拖鞋進去,所以貼膜和機殼肯定是要買的。批發價格只要幾毛錢的貼膜,寫個‘官方正品絕不傷屏,其他雜牌一律不保修’,就可以用十塊錢的價格賣出去了。還有機殼也是,批發價格幾塊錢,套上官方正品就可以賣十幾塊乃至於幾十塊。其他的也差不多,都是利潤大戶。

“也不可能這麼多吧,又不是人人都買的。”狄青克說。

“配件不是人人都買,軟體卻是人人都要用的。”黃文斌說,“現在軟體市場已經建立起來了,應用和遊戲回款都很多。所以才有一臺機器兩百多塊的利潤。光是賣硬體,最新的機器利潤也就在一百二十多塊錢上下罷了。”其實那些應用除了裝在自己機器上,黃文斌還在國外的蘋果商店安卓市場上面出,普通應用水土不服,在國外沒什麼進項,不過遊戲就不一樣了,好多遊戲都造成了流行風潮,賺的錢可多了,可惜這部分利潤沒法子算在小麥上。

“真是看不出來啊,小麥手機居然能賣五百萬。”鳳飛感嘆說,“就算放在國外,也很多了。”

“過了春節大概賣不到多少了吧。”狄青克說,他身為海清泉的智囊,平時和黃文斌是統一戰線,可現在黃文斌和海清泉打賭來著,當然要幫著海清泉說話,“想要智慧手機的人都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