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部分

仙桌上,比別人高過半截身子,穿著青色布袍,頭戴一頂黑色小帽,兩撇小鬍子,顯得很是精明的一個人。

“今天一共有二百鹽引,大家競相拍價,價高者得!”他高聲說道。

眾人停止了說話,都盯著他手中的一卷鹽引。

“這鹽引是哪個鹽場的?上次我拿的是豐利鹽場,不但路途遠,而且等了足足一個月才提到鹽!”一個鹽商說道。

這鹽引,也得看是去哪個鹽場提鹽的,有的鹽場路途遠,而且不管送鹽,得自己租船去運,來回耗時,提鹽要是等待的週期再長點的話,肯定就是虧本買賣。

“鹽引的目的地是哪裡啊?最近紅巾軍鬧得挺歡的,要是運鹽經過這些地方,那可就危險了。”另一個鹽商說道。

“放心吧,我這鹽引,就是我們北邊的高郵白駒鹽場,沿著長江,運到和州,路途近,人家鹽場也有運鹽船,提鹽方便,有要的沒有?”

白駒鹽場?平江路?眾人開始議論起來。

“這個鹽場的確不遠,而且產的海鹽質量不錯,上次我運過一次,賺了一筆。”

“不行,這個鹽場產量有點低,這二百引鹽,得提幾個月才能提完。”

白駒鹽場?不就是我們的鹽場嗎?張陽和士信對視一眼,雖然自己是運鹽的,但是這販官鹽的過程,還是第一次見到。

“我出二兩銀子!”一個聲音叫道。

張陽望去,正是剛才被他拉住問路的那個小鹽商。

“二兩銀子?這麼少?”張陽不禁感嘆道。

“二兩銀子買一張鹽引,本錢另算,課稅也要交。”旁邊一個小鹽商白了他一眼,真是個土包子!

張陽頓時感覺羞得抬不起頭來,這二兩銀子,原來是指買這鹽引的錢,也就是說,那寫大鹽商單獨倒賣鹽引,就能賺許多錢,一引二兩,這二百引就是四百兩,一轉手,就賺這麼多!難怪大鹽商個個富得流油。

“我出二兩五分!”一個聲音也忍不住了,開始抬價。

我靠,這不就是拍賣會嗎?價高者得,這是什麼人想出來的主意?

“我出五兩!”從外面傳來一個聲音。

眾人大驚,五兩?這哥們出手也太大方了吧?

張陽和眾人一樣,目光向出聲的地方望去。

一位風度翩翩的公子走了進來,看他那樣子,彷彿不是來買鹽引的,倒是來吟詩作畫的。

看清對方的樣子,張陽不由驚喜異常,這人不就是剛才在鬧市中被偷了錢袋的那個白面書生嗎?

這世界,的確很小。

(早晨五點就起來碼字,關於元朝的鹽引制度,又查了半天資料,務必給大家展現一個真實的元朝,張士誠是個私鹽販子,但是是個打著運官鹽幌子的私鹽販子,這就註定他的私鹽販賣過程,與眾不同,《明史·列傳·第十一》記:並以操舟運鹽為業,緣私作奸利。希望大家喜歡本書!)

第四十九章 都是鹽引惹的禍

“好,這位兄臺報價五兩,還有比他高的嗎?”賣鹽引的小鬍子說道。

“哎,這買賣可怎麼做啊,人家居然肯出五兩,三兩就已經不賺錢。”

“人家就是有錢,你管人家出多少呢,有錢你也跟著報啊!”

“走了,走了,咱又出不起,再去別的地方看看吧,最好能買上幾十引。”

人群漸漸散去。

也有少數幾個人沒有離開,卻是抱著另一番心思。

“一看這小子就不像個鹽商,且看他能不能拿出銀子來,這五兩一引,二百引就是一千兩。在鹽場取鹽,每引是四兩本錢,再加上課稅,每引是五兩,他得拿出兩千八百兩銀子來。”

這幾個人,就盼著這叫五兩銀子的人最後拿不出銀子來,被揍一頓,這不是破壞行情嗎?自己這些小鹽商,傾所有的財產,拿出來做資本販鹽,都想著從小鹽商轉變為大鹽商,但是這鹽引很不容易弄到手,今天有點鹽引,還被這個不識趣的人抬得如此之高,這不是砸別人飯碗嗎?他們看著這位公子,眼光中既有嘲諷,也有一絲怨恨。

“這位兄臺,既然你已經叫價了,而且也沒有別人出的價錢比你高,那這二百鹽引,就都歸你了,拿銀票吧!”小鬍子說道。

這兩千八百兩銀子,也是一筆大數目了,任何人也不會帶著這麼多現銀,都是使用銀票。

眾人的目光,都聚集在白面書生的手上,看他能否掏出這麼多銀子來。

只見他手搖摺扇,